猴头菇属偏低温型恒温结实性木腐菌。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时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目前,利用大棚人工种植猴头菇的时间通常为11月至次年4月,其他时间因为天气炎热无法种植,因此每年5~10月市场上很少有新鲜猴头菇出售。
将猴头菇种植移至山洞里,可开辟一条培育新路子。中国桂西南地区有很多以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溶洞,这些溶洞的气温常年保持在17~20℃,湿度为80%左右,这样的环境使常年培育猴头菇成为可能,弥补了5~10月没有新鲜猴头销售的市场空白。
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山洞保持新鲜的空气极为重要,必要时需给山洞增加送风系统。
猴头菇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湿度需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呈分枝状,形成‘花菇’。因此,必须控制好山洞空气湿度。
在中国许多玉米种植大区,玉米芯都常被拿来当柴火烧掉,利用价值低,针对这个情况,将玉米芯再利用于猴头菇栽培可巧妙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讲,将玉米芯粉碎后用作猴头菇的菌包基质,加上木屑、麦麸、红糖及添加富硒营养原料,使培育出来的猴头菇干物质多,营养更高,口感更好。同时,因为猴头菇生长在山洞里,山洞里的空气、水和土壤没有受到污染,猴头菇没有病虫害,山洞丰富的矿物质和微生物,让猴头菇长得更肥美,品质更高。(来源:农村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