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菌的侵袭,导致减产甚至绝产。据统计,在食用菌新产区,由于病菌的危害,可造成10%~18%的产量损失,而在一些老产区,则高达50%~5%,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因此,如何防治食用菌的各种病害是保证食用菌栽培高产稳产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
一、消灭栽培场地的菌源。在栽培食用菌前,必须对栽培场地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灭菌消毒。在新产区,一般可用浓度为5%的石灰水和800倍的杀菌剂喷洒,也可用硫磺熏蒸。消毒时,尤其应注意墙角、棚边等死角。在老产区,由于多年生产,栽培场所内的病原菌较多,一定要彻底灭菌。若条件许可,可以更换栽培场所,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二、减少原料中的杂菌。首先要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各种栽培原料。其次,在用料时,要将各种栽培原料在阳光下暴晒2~3天。栽培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时,可采用短期发酵法消灭原料中的杂菌。具体做法是将栽培料预湿后充分拌匀,接着堆成堆。料堆高1米、底宽1.5米。待料温达到60℃时,保持10小时,然后进行翻堆。翻堆后,当温度再达到60℃时,保持10小时即可。
三、剔除污染的菌种。播种时,首先选择优良菌种。对优良菌种除要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外,还要纯度高、无病虫感染且菌龄适宜。其次,播种工具要清洁,脸盆、铲勺、手套、铁锨等都要用石灰水或杀菌剂清洗消毒。再次,在栽培袋制作过程中,要选用优质低压聚乙烯塑料筒。填料要严实,封口要严密,料筒排放应有少量间隔。
四、控制生态条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通过控制病原菌的生存条件可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侵入、发生和蔓延。主要措施有:
(1)控制栽培料中的酸碱度。一般情况下,食用菌比较喜欢偏碱性的栽培原料,而病原菌则喜欢生长在偏酸的环境中。所以在配制栽培料时,可用石灰水将原料的酸碱度调整为偏碱性,以控制病菌的生长;
(2)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可采取通风、控水、遮光等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控制病害污染的目的。
(3)控制栽培原料的配方。每一种微生物的生长都需要原料有适当的碳、氮比,配制适合食用菌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生长的原料配方,可有效减少杂菌污染。
(4)随时清除食用菌残体。
(5)在栽培料中添加杀菌剂。可在栽培料中加入0.1%的多菌灵或0.1%的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
(6)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食用菌的需温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高温或低温的影响而诱发某些病源菌的发生,或直接引起某些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五、发现病害,及早处理。当菌种出现污染时,要立即清除销毁。当栽培料出现杂菌污染时,可挖除病区,喷施800倍的杀菌剂或用药物熏蒸等办法处理。对少量的污染,可在污染处用针筒注入75%的酒精或1%的福尔马林溶液,以抑制杂菌的蔓延。处理后,应立即在针孔处贴上胶布。如果发现菌筒污染严重,可将污染的菌筒集中高压灭菌2小时后取出埋掉。(来源:惠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