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菌丝生长期管理
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土壤温度保持16℃~28℃为宜。播种7d~10d后检查菌丝发育状况,发现菌种不萌发、发黑,应及时补播菌种。播种后25d~30d内为菌丝快速生长时期,以保持表土湿润为宜;如遇连续晴天5d以上,则要喷水,喷水至覆盖土壤湿润即可,切勿浇水太多,以降低基质料温度。如遇涝,应及时排水。
2. 菌蕾期管理
接种45d~60d后,菌丝爬上畦面,并形成菌索,菌索尖端扭结形成菌蕾(竹荪蛋)。菌蕾生长期需水量增加,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晴天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水,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为宜。
3. 出菇管理
(1) 温湿度要求
播种后70d左右子实体(菌蕾)形成,菌蕾尚未破口,应适时对菌床喷水,除雨天外,在傍晚时都应喷水。基质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通过喷雾措施使菌床表面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温度保持在23℃~30℃为宜。
(2) 光照
子实体(菌蕾)形成期,需保持自然散射光,林分郁闭度调整为0.7左右,过高或过低都将会影响出菇产量。
(3) 虫害防治
竹荪地除白蚁危害外,在菌蕾形成期主要是蛞蝓危害。在菌蕾形成期,可用菜籽饼/油茶饼等预防,按每亩2-3kg的用量,捏碎后均匀撒在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