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退化及措施
发布时间:2014-06-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菌种的退化
于正常栽培条件下,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其优良性状及典型性逐渐丧失的现象,称退化现象,表现在产量降低、品种变劣、整齐度下降、生活力衰退、抗逆瞄成弱。菌粥恳化的原因很多。
1.1机械混杂引起的品种退化:某一品种的试管或袋内只含有所需要的菌种菌丝体,而不能含有其他种类的杂菌。
1.2不重视人工选择引起的品种退化:一个品种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一些自然突变,虽然对表现型影响较大的突变发生频率很低,但是微型突变却是经常发生的,这些突变中,往往是有利的变异少,而不利的变异多。
2.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2.1创造菌种生长的良好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适宜的菌种培养基,能使菌种生长健壮,减少衰退,营养不足和过于丰富对菌种生长均不利;因为菌种的生长繁殖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条件的制约,所以适宜的条件,会使菌种生长良好,衰退减慢;如果条件不适宜,则会加快菌种衰退的速度。
2.2在菌种传代保藏中,经常改变培养基的配方成份,切忌连续使用某一培养基固定配方,这也是防止菌种衰退的一项重要措施。
2.3控制菌种传代次数: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突变的机率越高,菌种发生衰退的机会就越多。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一般不能超过5代。按图的方法可以减少一级传代次数。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