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5-01-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小松菇、地松茸,子实体群生,菌盖球形至馒头形,茶褐色,直径6~11厘米。菌柄白色,中空,长6~10厘米。
1、生长发育的条件,姬松茸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适宜温度22℃~26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3℃,适宜温度为22℃~25℃,培养料及覆盖土层的含水量为60%~65%,菌丝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子实体相对湿度为85%~95%,培养料最适PH值为6.5~6.8。
2、栽培品种 目前用于生产上栽培的有两个品种:小脚品种和大脚品种。常用的是日本产的大脚品种。
3、栽培季节 可春秋两季栽培,但以秋季栽培为主 。一般安排在7~8月堆料,经二次发酵,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1月采收。
4、培养料 生产中常用的培养料有麦草,稻草,牛粪,鸡粪等原料。以110平方米面积为例:
配方一、稻、麦草2500公斤,干牛粪或鸡粪2000公斤~2200公斤, 石膏粉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25公斤,尿素30~40公斤或豆饼50~60公斤。
配方二,干稻草1200公斤,杂木屑500公斤,干牛粪950公斤,尿素13.5公斤,石膏粉、石灰粉各31.5公斤,过磷酸钙27公斤,粪水400公斤。
5、栽培场地 可利用闲置的民房,蔬菜大棚,小棚等栽培,也可露地栽培。
6、栽培方法
⑴ 堆料发酵 有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两种方法,常用的是一次发酵法。一次发酵法:先将牛粪晒干粉碎,按粪水比1:1.2比例拌匀,建堆预湿,堆置48小时,。用2%石灰水浸泡草料24小时。
建堆时,先在地面铺一层15~20厘米的湿稻草,宽约1米,长度不限。每隔1米插一根粗竹竿通气。接着撒上1层6~8厘米厚的湿牛粪,如此一层草一层粪铺完为止。加入全部的黄豆粉,尿素和一半的石灰。均匀地撒在第三层至第八层中间,堆高1.5米,堆顶呈龟背形。堆好后将四周溢出的水浇于草堆上,保持草堆表层湿润。拔出竹竿即为排气孔。温度计插入料内约40厘米处,四周与顶盖好草帘。
一般建堆3天左右,料堆发酵升温到70℃以上,6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加石膏和另一半石灰。然后再按间隔5天,4天,4天,3天,共翻堆4~5次。通过翻堆,使发酵达到均匀一致。最后一次翻堆使含水量达到55%。并用敌敌畏加清水杀虫。整个发酵期22~24天。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