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别名小松菇、柏拉氏蘑菇,属于层菌纲、蘑菇(黑伞)科、担子菌亚门类别,具备一定的防癌、降血糖和血脂的功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姬松茸市场潜力巨大。作为食药兼备的食物,人们对姬松茸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姬松茸产量、质量成为菇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应用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促进姬松茸高产,降低姬松茸栽培成本,实现菇农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 姬松茸大棚栽培的效益
1.1 提高种植效益
现如今姬松茸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姬松茸种植成为新兴特色产业,且具备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姬松茸大棚使用周期为3年,其中第1年投资为2.013万元(包括大棚造价),第2年和第3年投资为1.163万元,共计投资成本为4.339万元 。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单个大棚的3年产菇量为16.5 t,以姬松茸收购价计算,可以获取13.2万元的经济利益,经济纯利润8.86万元。可以看出,姬松茸种植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
1.2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种植姬松茸可以分解秸秆、动物粪便,实现当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料进行姬松茸的有效种植。例如,以水城县低热地带为例,每年产生大量的皇竹草、秸秆以及甘蔗叶。针对这些废料的处理多为火烧、还田处理。而通过种植姬松茸可以实现对废料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其他农作物经济价值的作用。此外,姬松茸种植充分利用水、光、热等自然资源,而对化学农药产品的使用极少,可降低环境、土壤的污染,确保姬松茸成为真正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物 。通过种植姬松茸不仅可以起到林菌协调的作用,还可以丰富人们的食用蔬菜种类,促进当地生态发展,同时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2 姬松茸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时间选择
姬松茸属中高温菌类,其菌丝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0~30 ℃。其中,子实体的最佳生长温度在20~28 ℃。所以,针对姬松茸种植需要基于当地实际温度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明确是否适合种植姬松茸。以水城县鸡场镇为例,该地区具备高原季风气候,且受到海拔差异的影响,呈现出立体气候明显的状态 。水城县鸡场镇年均温度为22.8 ℃,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1.6 ℃,年平均降雨量为923.5 mm,全年平均日照时间约为2 300 h。对水城县温度、气候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1 100~1 400 m的栽培坝区栽培姬松茸最佳,最佳种植期间在3—6月。3月进行堆料工作,4月基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间进行播种,6月则为姬松茸的出菇期。针对各个地区的姬松茸种植,需要基于对当地海拔、气候、温度等因素的综合性考虑,规划出科学种植时间。但需注意,要确保姬松茸出菇期间温度保持在20~28 ℃,进而确保姬松茸的生长质量。
2.2 营养条件确定
2.2.1 营养
姬松茸属于腐生真菌,在实际生长过程中通过分解农作物秸秆吸收所需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发育。现阶段,常用于姬松茸生长的材料为甘蔗渣、玉米秸秆等。种植人员需要明确,姬松茸生长不仅需要碳、氮元素,还需无机盐。所以,基于对粪草等原料的配制,进行尿素、石膏、过磷酸钙以及石灰等物料的合理比例配制,进而确保姬松茸的生长具备充足的营养。针对原料的选择,需要以当地农业种植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原料。以水城县为例,可以选择干牛粪、油菜饼、干玉米秆、绿苇、皇竹草、玉米穗轴、蔗渣、生石灰以及尿素等。通过对原料的人工堆制,使料充分腐熟,促进姬松茸的吸收和利用 。培养料要达到通透性、保水性良好且养分含量充足的效果。
2.2.2 水分
姬松茸最佳生长环境空气湿度为85%~95%,而培养料中所需配制水分占据68%~70%。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基于室内环境需要确保培养料中含有68%的水分。种植人员需要注意,无论水分过少配制还是过多配制,都会影响姬松茸的生长。所以,需要注重对水分的有效控制。
2.2.3 pH值
需要确保培养料的pH值控制在7.0~7.5,而针对土粒的pH值,需要控制在7.0~8.0,以提升姬松茸的生长效果,避免出现霉菌等现象 。
2.2.4 光线
姬松茸属于腐生菌类,生长主要来源于对培养料中营养的吸收和分解物的分解。所以,当姬松茸处于菌丝体阶段时,可以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而到子实体阶段,种植人员需要将姬松茸进行适当的散射光刺激,但切记不可光线过强,否则会影响姬松茸的生长 。
2.2.5 氧气
种植人员需要确保菇房中具有良好的氧气环境,因为姬松茸为喜氧菌类,所以需要注重通风设备的安设。
2.3 菇棚搭建
在实际姬松茸种植过程中,需要基于实际选择合适的搭建方式。以石屏县为例,常用的搭建棚架为棚架式床载模式。针对菇棚位置的选择,种植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在水源卫生干净、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以及附近无污染源的位置。而菇棚的朝向需要基于田块的大小决定 。通常情况下,菇棚的朝向多为南北方向,以有效促进菇棚内的通风换气,确保菇棚冬季的室内温度。实际搭建过程中,首先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拱形支架的搭建,然后在支架上铺设塑料膜,接着有效铺设草帘或黑白膜。其次,需要在菇棚的房顶设置拔风筒,数量控制在18个左右。同时,种植人员需要明确,菇棚的搭建面积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最好将田块面积保持在666.7 m 2 。其中,菇棚长与宽分别为22 m和12 m,高度控制在3.6 m,为姬松茸生长营造良好环境。另外,需要在菇棚内搭设10个架子,并在菇棚中间位置与四周位置进行人行道设置,以便于种植人员开展高质量的栽培工作。针对架子的搭设,需要将其长宽高控制在8 m、1.4 m和0.5 m。综上分析,面积为666.7 m 2 的田块可以搭设2个菇棚,剩余的土地种植人员可以基于实际情况用于堆料发酵,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姬松茸的生长效果。
2.4 播种
针对播种作业的开展,种植人员需要将培养料放置在架子上,料厚25~30 cm,并确保其摆放位置的均匀与平整。基于此,种植人员需要先进行浇水、全大棚消毒、翻料作业,然后基于实际情况将麦粒菌种碾散如大豆大小,并将菌种均匀、合理铺洒在培养料上,利用木板进行抹平。等到播种完毕,需要将菇棚的门窗进行有效封闭,并保证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培养料的含水量。种植人员还需要注重对通风换气工作的开展。实际种植中,播种3~4 d进行菇棚的小通风,播种完毕5~6 d需要开展菇棚的大通风,以期为姬松茸营造良好的通风环境,提升其生长效果。
2.5 出菇管理
种植人员需要控制菇棚出菇期间的温度在22~28 ℃,确保姬松茸的菌丝蔓延和出菇质量。播种完毕40天后,种植人员需要观察菌丝的发育,同时开展浇水、喷水工作,确保菇棚内的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等到姬松茸的菇蕾生长直径达到2~3 cm后,可以停止浇水操作。针对姬松茸出菇期间的管理,需要基于实际情况每天进行揭膜操作1~2次,且控制其揭膜时间保持在30 min以上。如若出现阴雨天气,种植人员需要将膜的四周掀开,避免菇蕾出现枯萎、腐烂现象。等到出菇完毕,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泉水浇灌,有效补充畦床水分,为下一次姬松茸栽培奠定良好基础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