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 登录
  • 注册
  • 免费咨询热线:010-68660844

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金针菇袋栽催蕾工艺

发布时间:2017-09-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较快,随着产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出现以质量求效益的局面。影响金针菇品质的因素虽较多,但栽培袋菌丝生理成熟后采用何种催蕾方法,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关键。金针菇的催蕾技术主要有直生法、再生法和搔菌法。
    (一)直生法 栽培袋生理成熟后,置温度14℃(白色种)或16℃(黄色种)左右的栽培室床架上,拔除棉塞及环套,给予弱散射光,增加空间湿度,诱导菇蕾形成,待有一定菇蕾数之后,撑开袋口薄膜,并在其上覆盖报纸保湿润,促进菇蕾发育成商品菇。这种传统栽培法的优点:管理简单,易掌握。缺点:由于菇蕾形成不同步,很难形成整齐菇蕾面,影响商品外观。另则,栽培室内存放菌袋量偏大,空气对流差,氧气不足时仅有少数健壮菇蕾能发育成商品菇。采收的菇丛有效菇较少,菇蕾大小不一,甚至开伞。白色品种还常出现基部绒毛较多,影响商品质量。虽能采收2—3潮,但整个栽培周期长,管理费用增加。
    (二)再生法 待栽培袋菌丝生理成熟后,不拔除棉塞,直接置弱散射光栽培架上,气温低于16℃(黄色种)或14℃(白色种),通风良好。现蕾后不急于开袋。让栽培袋料面和棉塞的小空间充满针状菇蕾,再拔除棉塞,将袋口薄膜翻折至料面平。置通风量大的地上,经4—6天自然吹风或机械通风,使针状菇蕾倒伏甚至萎蔫,再移入栽培室,覆地膜促使针状菇蕾基部分化出大量侧枝,重新形成许多菇蕾。此法的优点:产量高,品质优。一般17×38厘米栽培袋,袋装干料400克(湿料约1080克,含水量62%),栽培袋料高16厘米,可获鲜菇400~450克(黄色种),或230~280克(白色种),菌柄细密,菇盖圆整。它的缺点:菌龄长,要50—55天以上。菇丛头较大,绒毛多。该法仅适合季节性栽培,不适合冷库内四季栽培。菇体含水率偏高,不宜冷藏出口,易腐烂。
    (三)搔菌法 栽培袋菌丝生理成熟后,进行料面搔菌去掉表层老菌丝。由于受低温与机械双重刺激作用,整个栽培袋面诱发出致密的菇蕾,整个栽培期65—70天。该法优点:栽培周期短,有利于四季栽培或冷库栽培,菇蕾发育同步性、齐整度较好,产量也高,商品外观较理想。袋产量240~280克(白色种)或320~350克(黄色种),合格菇蕾85~90%。缺点:搔菌技术要求较高,手工操作较费时。搔菌操作如下:
    1. 选袋 搔菌前要对欲搔菌栽培袋认真选择。要求栽培袋菌丝浓密、雪白、硬实,无杂色斑,无病害。标准金针菇栽培袋长满菌丝一般26—28天,但此时仅是从袋表看到布满菌丝,尚未对培养基充分降解,营养累积量不足,必须再培养8~12天使之生理成熟,栽培袋上、下端均雪白、丰满,中部较为稀疏(这和接种量有关)。
    2. 搔菌 搔菌工艺引自日本,国内不少栽培者对此工艺评价不一。通过大量实践认为,该法虽然花工,现蕾时间比直生法迟10~12天,但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尤其是白色品种头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70~80%。搔菌时间,有人认为菌丝蔓延2/3就应开始搔菌,让它边催蕾边蔓延,也有人认为菌丝满袋后就搔菌,推迟1天搔菌将减产10%。实践证明栽培袋生理成熟后搔菌较为妥当,累积足够量的菌丝才能丰产。尤其是进冷库催蕾的栽培袋,由于未达生理成熟,进冷库后依然释放呼吸热,势必增加通风与制冷费用。具体做法是用机械或手工将栽培袋料面接种块及老菌丝层扒弃,要求平整,大致搔弃10~15%的培养基。每搔一袋应将搔菌工具消毒轮换使用。搔菌后的栽培袋置塑料周转浅筐内,再搬入催蕾室内,其间隔不得超过1小时,尤其是秋季,以防料面基质失水。
    3. 催蕾 环境温度降至12~14℃,虽然菌丝恢复较慢些,但能降低污染率。空气湿度为90~95%,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应接近正常值(0.03%)。其中保湿尤为重要,保湿方法有多种,采用无纺布较理想,搔菌后将无纺布盖在栽培袋面上,每天向布面洒水2—3次,同时将地面喷湿,使布在4~5天内保持潮湿,但要防止用水过量而渗至料面。采用其它材料覆盖,要具有足够的换气性,能维持覆盖物与袋面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在上述条件下,经48小时受机械损伤的菌丝即可恢复。196小时后袋面有白绒菌丝层。季节性栽培,栽培室结构较为密闭,应注意通风换气。冷库内栽培,在外界气温较高时,靠冷风机内循环就足够了,当外界气温低于14℃时,冷风机启闭次数较少,必须增加内循环风量或引入外界新鲜冷空气。(来源:中国百科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金针菇栽培,补充营养液前后的五个注意事项您都了解吗?

金针菇前两潮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导致培养...

2025-04-15 15:45:03

金针菇出菇期水分管理技巧

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2025-02-14 14:18:19

金针菇“上研1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上研1号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12年以金针菇...

2024-12-25 16:38:38

金针菇的加工技术要点

1. 采收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为1.5厘米,柄...

2024-09-09 15:20:23

立秋后,金针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如何进行出菇管理?

1. 早秋平菇立秋后,早秋平菇的管理重点应强调一个水字:...

2024-08-07 16:02:28

金针菇的三大栽培模式介绍

一、立体栽培属小批量传统栽培方式。将菌袋解去扎口并松...

2024-03-18 13:48:39

金针菇温棚生料栽培五大技术要点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

2024-03-12 11:38:17

"上研1号"金针菇栽培注意事项

上研1号金针菇子实体白色,菌盖球形内扣,菌盖直径0.3-1....

2024-03-08 11:59:14

金针菇的三大栽培模式

一、立体栽培属小批量传统栽培方式。将菌袋解去扎口并松...

2023-07-07 15:21:36

如何给金针菇补充营养液?

金针菇前两潮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导致培养...

2023-05-22 16:37:06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竹荪仿野生栽培——场地要求及原料要求

1. 宜选择交通方便、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

2025-07-03 15:07:15

高温天气香菇生产防范与管理要点

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危害贯穿菌丝生长到出菇全周期,核...

2025-07-03 14:42:59

夏季平菇栽培:设施要求及拌料、发酵、装袋、发菌要点

夏季栽培平菇的设施应以降温为主,需搭建专用的遮阳棚,...

2025-07-01 13:40:46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怎么预防死菇?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有时候会在出菇后出现大批小菇死亡的...

2025-06-30 14:57:57

高温天气黑木耳栽培管理意见

1. 出耳阶段高温减灾措施应充分利用黑木耳干干湿湿、干湿...

2025-06-28 10:50:26

菌棒越夏有“凉”方

1. 一保保是指保障香菇种植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菌棒...

2025-06-27 14:07:41

绣球菌“闽绣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闽绣1号菌丝体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呈绣球状,直径...

2025-06-27 11:59:05

高温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1. 高温对灵芝的危害当温度持续高于30℃时,灵芝菌丝生长...

2025-06-26 15:25:34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