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牡丹江于忠海的“3D式”木耳种植法

    发布时间:2018-09-27

      来源: 老刻刀

        在村中木耳大户于忠海家里,记者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家不停地穿梭在菌房里,忙着各道工序。于忠海告诉记者,这个正月几乎是一天不得闲,要是早几天来还能看到更热闹的生产场景。
        一口长3米宽2.5米的大型蒸锅架在屋子的中央,这是经过改装后的常压锅,一锅可蒸4000至5000袋木耳菌。记者来时,人们正用铁铲搅拌着用于培养木耳菌的材料——锯末子,阵阵热气扑面而来,一会儿就出汗了。拌好的菌料需用大筛子筛匀后灌装成袋,眼下装袋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装袋机、压袋机不停运转,灌装好的菌袋随后就被送到常压锅里灭菌。为了节省送料到锅的时间,人们不约而同地小跑着,穿行在菌房里。而要保证杀菌效果,人们要8个小时看着炉火旺烧。锅内的蒸汽不断溢出,菌房中热气萦绕,人们也同锅里的菌袋一起享受了一回高温“桑拿”。
        菌袋出锅冷却后就会运往培育室里等候接种。“接种这活最关键,看着简单,但既耗时间又耗精力,有时都几班倒着干。”于忠海讲。接种屋内,记者发现这里要求“闲人免进”,据说是为了避免从外界带来杂菌感染木耳菌种,而人们进屋低头一坐就是近一天,为抢时间,连吃饭、上厕所都是速战速决。“习惯了,就没感觉忙和累了。”人们笑着说。
        菌房里也上演3D
        传统种植黑木耳,菌袋都是平摆在架子上的,看着眼前如一串串“糖葫芦”式悬挂的菌袋,记者有些疑惑了。于忠海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发明的棚室吊袋法,还有专家或是媒体称其为3D式种植。讲起自己的发明,于忠海很有些话说。于忠海搞木耳种植已经有不少年头,因此他对传统栽培技术的一些不足有深刻认识,当中最主要的是菌袋摆放时土地利用有限,同时由于菌袋要与土地接触,免不了会沾到些泥土,这样的木耳时常口感欠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木耳品质成了他的心头大事。在他精心钻研,多次试验后,棚室吊袋法终于应运而生。接好菌种后,将菌袋吊挂起,让木耳菌慢慢生长。这种方式既实现了种菌少占地,又避免了雨水的侵害,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产量上都有提高。眼下,于忠海的棚室吊袋法已是名声在外。
        于忠海为记者算了笔账,正月的忙碌到5月时就能见效,五一后这批黑木耳可以采摘上市。今年的木耳价格走高,预计每袋能带来1.5元的净收入,按照原先的生产方式计算,每亩地能种10000到15000袋,而自家采用棚室吊袋法只需2分土地就能栽上20000袋,一下就能有30000元的收入。一个小创意达到了既节省土地又增收的双赢,这实实在在地让于忠海很得意。
        棚室吊袋法的发明并非偶然,记者发现,于忠海是位乐于尝试和创新的菌农。指着改装后的蒸锅,他说,经过研究,常压锅与高压锅的杀菌效果是相同的,而且常压锅还可以节省费用和能源。“为了种好耳,县里的很多菌农都天天琢磨着发明和改进。”于忠海这样说。
        许多人前来取经
        东宁的黑木耳产业早已闻名四方,各地前来咨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其于忠海的棚室吊袋法被对外宣传后,取经的人更是源源不断。“人来的太多了,春节前后就有好些人组团来看。不为别的就是想见见传说中‘3D式’种木耳法。”于忠海笑着说,虽然此时正是栽培最忙的时候,但他都是热情接待,“春节做菌那会儿,好些人特意来学挂袋,我也不掖不藏,不会的地方都是手把手教。来的都是客,有什么疑问都挨个解答。”
        于忠海传授技术都是免费的。“别的不图,就是希望能将东宁的木耳品牌宣传出去。”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赶上不少人前来咨询,看着忙前忙后的于忠海,记者充分地感受到了他的心情。虽然离木耳采摘还有两三个月,但增收的希望已经种下。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夏季平菇栽培、出菇管理及打孔通气增氧要点

    通常用堆码立墙栽培。出菇时,挽起两端菌袋,晚间定期通...

    2025-08-06 17:02:44

    雷电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1. 雷电对灵芝的危害雷电可能击中大棚或种植设备,造成设...

    2025-08-06 16:37:51

    竹荪仿野生栽培——采收与加工

    1. 采收一般从播种至采收需75d~90d;整个采收周期为80d...

    2025-08-05 14:20:32

    夏季菌棒安全越夏六大建议

    一、科学制棒提倡用冷水拌料,基料含水量适中,菌袋规格1...

    2025-08-05 14:08:10

    平菇高温热害预防措施

    1. 选择合适的栽培时间平菇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而温...

    2025-08-04 15:01:35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抗灾保产有妙招

    近日,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北部等食用菌...

    2025-07-29 15:24:31

    黑皮鸡枞菌发菌培养技术

    1. 培养室消毒。培养场所使用前3天应进行空间消毒,彻底...

    2025-07-29 15:16:15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65”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65”

    福蘑6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福建省...

    2025-07-26 14:01:57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78”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78”

    福蘑7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福建省...

    2025-07-25 09:14:32

    暴雨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一、暴雨对灵芝的危害暴雨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积水,淹没灵...

    2025-07-24 17:12:3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