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作为农业朝阳产业,食用菌在助农增收上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
那么,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在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我们究竟该如何推动食用菌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日前,记者专访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
产业发展缺理性认知,政策投入仍需给力
“由于当前国家政策利好,食用菌产业的生产者和投资者积极性都空前高涨,造成了产业发展得轰轰烈烈,可是这种热闹却面临着很大风险。”张金霞坦言,由于我国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律缺乏系统研究,当前产业规模的扩大已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已经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张金霞介绍说,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完全结束,这也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引起食用菌生产要素的变化和产业效益的降低,能源、劳动力、土地、原料、物流等成本大幅上升,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效益和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对食用菌产业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度的思考,科学的认知,理性的掌控,‘冷思考’迫在眉睫。”张金霞呼吁,“我们的一些企业不能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能再忙着赚钱了,更应该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正确认识产业的发展规律。”
而针对食用菌产业的政策和投入问题,张金霞则说:“从投入上看,与传统产业相比,国家财政对食用菌的资金投入并不算多,很多科研没办法开展;而从政策上看,尽管近些年许多地方出台了食用菌产业优惠政策,但总体上产业发展政策仍不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仍存在食用菌生产的园区土地设施、水电、绿色通道、财政扶持、标准园建设、良种繁育、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问题。”
科研开发“负债累累”,技术创新落后国外20年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科技支撑不足。科研开发‘欠账’实在太多,现在怎么追,也还是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张金霞告诉记者,由于过去对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致使我国很多食用菌实验室都只是通过买卖菌种来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根本无暇顾及科学研究。尽管近年来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底子太薄,技术发展慢,产业通用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我们的技术储备几乎等于零。
据张金霞介绍,以我国目前使用的香菇品种为例,不少是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培育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我国在技术创新上至少比别人落后了20~30年。同时,我国的工厂化生产很多是仿造技术,也是模仿国外的。
张金霞感慨,由于缺乏对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尽管我国是食用菌资源大国,但是在生产上却只能使用国外的品种。与此同时,我国在菌种的管理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和规范,对食用菌品种的品质没办法判断,缺乏育种需要的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类的基本遗传学和生理学、菌种质量评价、菌种专业生产工艺技术、出菇期的发育调控机理和技术、专用设施设备,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极为被动。
面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张金霞说,由于技术的缺乏,目前我国在食用菌的高质化利用、深加工上缺乏技术,初级产品太多,精深加工企业少,因此还要加大基础性技术研究和产业通用技术研究,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张金霞也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食用菌的科技研发。
学科建设缺乏系统,推广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约有2000多万人,却没有一个关于食用菌的本科专业,没有专门的食用菌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专业人才太缺乏了。”提及人才队伍问题,张金霞颇感无奈,“现在,我们从业的基本都是农民,原来是南方的农民教北方的农民,北方的农民教东北的农民。可是,‘农民教农民’,是一种低水平运转,会影响我们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没有人才,产业无法发展。”
据张金霞介绍,国内的食用菌专家一直在为学科体系建设做努力,食用菌领域内的唯一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已经在吉林农业大学试点开设第一个与食用菌相关的本科专业,今年,第一批毕业生将会走向社会。“然而,这个专业也仅仅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后面的括号标注:菌物科学方向,很无奈。”张金霞说。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食用菌产业面临的棘手问题,而与之相对应的,食用菌技术推广体系也很不健全。由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科研发展缓慢,许多本来应该做科研的专家都在做推广和技术培训,食用菌产业还没有像作物那样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推广体系。
“希望各级部门有一个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做食用菌产业的培训推广工作,每一个主产区主产县主产村至少要配备一个技术推广站,这样农民种蘑菇更加规范,种植风险更小,增收也就更快,而我们的研究人员也就能更加专心做技术研究,而不用到处去‘救火’。”张金霞希冀道。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