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仿野生袋栽是把传统代料栽培生产工艺与段木栽培露天出耳方式有效结合,不仅节省塑料大棚投资,而且结合微喷技术,模拟自然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增产创优效果好,较传统代料栽培的产品产量高。
1. 选择好栽培季节
栽培季节的选择是黑木耳仿野生袋栽成败的关键,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一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黑木耳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来确定制袋时间和出耳时间。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秋冬温度低、气候干燥,春季湿度较高、雨水充沛,因此,该市袋栽黑木耳选择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制袋,10月中下旬出耳。
2. 科学制作栽培袋
① 合理配料
合理的碳氮比是取得高产的关键,一般要求培养料碳氮比为25:1为宜。黑木耳属木腐菌,主要的培养料是阔叶硬杂木的木屑,可为黑木耳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可选择的培养料配比为:木屑84%,棉籽壳7%,麸皮7%,白糖1%,碳酸钙1%,含水量45%。
② 规范制袋
采用15 cm×55 cm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料袋要装紧装实,以利于打孔接种和打孔出耳。
③ 灭菌接种
接种是影响黑木耳栽培成品率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采用常压灭菌,灭菌时间必须达到18 h以上,每袋打四洞接种,套袋发菌。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防止人为造成污染。
3. 调控菌丝体生长
接种后用套袋扎好口,转入经过消毒打扫干净的培养室培养,大约为45天。要根据黑木耳的生长情况来调节培养室的温度与湿度,以促进菌丝体生长。
4. 加强出耳管理
① 优选耳场
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方便、无污染源、防涝的田块或草坪作耳场。整成龟背状畦床,耳床宽0.5 m,长度不限,两耳床之间留0.3 m作过道。用小木杆或铁丝架成一排排用于排放耳筒。在耳场,不搭荫棚,也不盖膜,让黑木耳生长在自然的环境中。在耳场过道配置一根2cm的微喷管进行微喷。
② 交错排筒
10中旬,选晴天或阴天将菌丝满袋的耳筒转移至出耳场,利用打孔机将每个耳筒打出180个左右的出耳孔,不脱袋。排筒时,左右交错排放在架杆上。
③ 干湿出耳
干干湿湿的出耳管理模式是仿野生栽培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脱袋,在对耳筒扎孔一周后,当耳孔的菌丝逐渐恢复后方可喷细水。用微喷设施早晚各喷一次,每次半小时,根据子实体的生长情况来适当增加喷水量。当温度较低时,要做到少喷勤喷;气温高时应早、晚喷水;阴天可随时喷水;空气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收获前一天不能喷水,收获后要进行7天养菌,到了第8天要喷次细水,以增加培养料的湿度,待新的耳芽形成后再继续喷水。
5. 及时采收和干制
① 采收
及时采收是关键的高产措施,耳片长至八九成熟时,即子实体基部已收缩,并有少量孢子弹射时应及时采收。采大留小,可用刀割或用手整朵采下。采两批木耳后,料筒上下换头一次,使之两头出耳均匀。一般整个生长期可采收4至5批,平均每袋可收干耳82.5 g,到来年4月底生产结束,下脚料还田。
② 干制
黑木耳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在晴朗的天气,只要简单晾晒即可。但在晾晒时要撕开耳朵,朝上摆放耳片,不要翻动,以防形成拳耳,影响销售感观。等到八成干时可以随意翻动。晒干后装入薄膜袋或编织袋,干燥黑暗处堆放即可;遇阴雨天气要烘干,在烘干过程中要用排气扇及时排潮送风,防止烂耳。
黑木耳仿野生袋栽高度结合了传统代料栽培生产工艺和段木栽培露天出耳方式,这种栽培方式生产出的黑木耳在朵形、耳片厚度和色泽等方面非常接近野生木耳,且产量和售价更高,可显著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