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黑木耳露地催芽技术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泰安市农科院

    黑木耳出耳环节中,催芽十分重要。耳芽形成整齐、均匀,不仅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集中出耳可以减少黑木耳采收次数,降低人工成本,还能缩短黑木耳生长周期。在春季黑木耳下地催芽时期,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以下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催芽技术
     
    1、整畦
     
    菌袋下地前,清除地面杂物,根据地形整畦,一般畦垄宽1.2-1.5米,垄沟宽40-50厘米、深15-20厘米,畦垄平整,畦面土壤细碎,长度根据场地确定。

    2、喷灌
     
    每间隔2畦垄设1道管径2-3厘米的微喷管道,置于垄沟间,汇总于地头总管道,连接水源潜水泵;微喷管道上每间隔2-2.5米设一根长1.2-1.5米毛管,由喷杆支撑,喷杆高0.8-1米,每道毛管上端安有1个旋转喷头;每道微喷管道单独设控制阀门。
     
    3、菌袋下地
     
    菌袋发满菌后于3月上旬下地,野外适应5-10天后菌袋刺孔。
     
    4、铺膜
     
    畦面提前喷湿,畦垄上覆盖带孔眼的黑色地膜,地膜孔眼间距10-15厘米,排列均匀,孔径0.8-1厘米。
     
    5、刺孔
     
    刺孔方式多样,有“*”形、“1”字形、“十”字形、圆形等,任选一种,采用专用机械,每个菌袋周身均匀刺孔180-220个,孔径0.3-0.5厘米,孔深0.5-1.0厘米。
     
    6、催芽
     
    每间隔1畦垄,将刺孔后的菌袋间距2-3厘米竖立于畦垄上,封口朝下,排放整齐,上覆盖带孔眼的白色塑料薄膜,四周压紧,再覆盖长2米、宽1.2米、重2.5千克左右的草帘,进行集中催芽。催芽初期,调控环境温度18℃-25℃,湿度60%-70%,保持氧气充足,促进刺孔处菌丝恢复;3天后,调控环境温度15℃-25℃,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0.05%-0.15%,进行催芽处理。催芽环境湿度不够时,可打开滴灌进行增湿,调控环境至适宜湿度。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28℃时,打开喷灌适当喷水降温,避免高温高湿引起烧菌和病害发生。经15-20天催芽处理,耳芽可长至0.5厘米,催芽结束,即可分床进行出耳管理。
     
    二、憋芽原因
     
    1、菌种选择不当。小孔栽培应选择耳基单生的品种;严把菌种质量关,菌种应健壮,不采用携带杂菌、螨虫的菌种。
     
    2、菌袋过松,袋料分离。制袋时装料不紧,培养料水分散失,下地运输、装卸中导致袋料分离,尤其是在开孔以后的袋料分离产生憋芽现象更为严重。所以在制袋、运输的各环节都要做到轻拿轻放。
     
    3、开口形状不适宜,开口过小。开口形状以“1”字口出芽效果最好,“*”形口次之,“O”型口最差,生产中根据催芽技术水平选择开孔的形状和大小。开口时应根据菌袋大小调整开口机械的刀具达到合理的孔深和孔径大小。
     
    4、催芽期间环境条件不适宜。黑木耳耳芽形成需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四个条件,如环境温、湿度过低,光线过强,通风差均会造成刺孔后迟迟不出芽,时间一长,杂菌感染、袋料分离,出芽更困难。因此,催芽期间调控环境条件在适宜范围内催芽效果最好。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高温天气黑木耳栽培管理意见

    1. 出耳阶段高温减灾措施应充分利用黑木耳干干湿湿、干湿...

    2025-06-28 10:50:26

    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管理技术——育耳措施及中后期管理

    1. 育耳措施大棚的宽度易窄、袋与袋、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宜...

    2025-06-20 15:50:11

    黑木耳如何越夏?

    1. 清理菌棒与耳床及时了解天气预报的情况,在持续高温天...

    2025-05-29 14:48:25

    黑木耳采收技巧

    黑木耳达到采收标准要及时采收,黑木耳采摘的时机和策略...

    2025-05-26 15:32:57

    黑木耳出耳阶段遇高温天气,怎么应对?

    1. 黑木耳菌棒(包)出耳阶段遇异常高温可能会出现在北方...

    2025-05-15 15:02:50

    黑木耳菌棒开口、催芽期的四大技术管理要点

    1. 合理选择开口参数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

    2025-05-09 15:09:51

    初夏代料黑木耳管理技术要点

    1. 水分管理菌袋管理,超过30℃的高温天气,要严控浇水时...

    2025-05-06 13:42:27

    接种后黑木耳段木的管理要点

    在段木黑木耳菌丝的发菌期,把握好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和...

    2025-04-25 13:45:20

    黑木耳“农黑2号”的栽培要领

    黑木耳农黑2号是以亲本木耳黑龙3号和黑耳9号的单孢进行杂...

    2025-04-18 14:26:03

    春季黑木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北方春夏栽培黑木耳处于菌包开口催芽阶段,南...

    2025-04-14 15:21:40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