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料黑木耳栽培技术原理
根据“黑木耳源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理论,实行“室内工厂养菌,野外大田出耳”的措施,把大自然气候和人为控制的小气候结合起来,创造一种适合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条件,从而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黑木耳下田季节安排
根据黑木耳子实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15-25℃这一特性,结合多年的生产经验,春栽黑木耳最佳下地时间是3月份,秋耳下地时间为9月份。
房县适宜栽培黑木耳的地区大多海拔400米至800米之间。 春季栽培,海拔低的地方和大棚应适当提早至3月初,有足够的生长期保证产量。而秋季栽培中,低海拔地区和大棚木耳可适当延迟至9月底,可以降低高温与病虫害的影响,并保证产量。但过迟下田,如10月中旬之后则会造成弊芽。总的原则是:春耳要提早,秋耳适度延迟。
三、下地前的准备
1.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临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山间平地作为出耳场地。同时也应考虑水质干净,水量充足,周边劳动力丰富,电力保障等。
2.耳床制作
平整好场地,用旋耕机将土块打细,然后起沟做床。耳床宽1.8米,沟宽0.4米。这样中间置喷头,每床横向可放8个菌包,间隔10公分,每亩地可摆放1万个菌包。做好耳床后再压一遍,有利于菌包摆放平稳。
3.配套菌用物资准备
以10万袋地栽黑木耳为例,需要3寸水泵3台,主管道500米左右(视水源远近增减),10亩地的喷淋系统,2.2米宽黑色无纺布3000米,1.2×2.2米草帘1000张,2米宽8个丝农膜1500米。
4.喷淋系统安装
四、春季大地栽培黑木耳催芽关键技术
1.菌床处理
在菌包下地之前,需要对耳床进行消杀处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配合使用,保证出耳期无虫害、无病害、无杂草生长影响出耳。药物可根据农资店指导配制使用,随施药,随覆盖地布效果较好。
2.刺孔下田
可以把菌包拉到大田刺孔,也可以刺好孔用筐子运到大田,但要注意尽量不要在运输过程中把菌包挤压变形。耳床铺无纺布防泥沙,刺好孔的菌包码成两排,接种口朝外,两排间距5公分利于空气流通,上下码四层。然后上面覆盖双层草帘,草帘上面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这样刺完孔的菌包在遮光与保温的环境下,刺孔处的伤口迅速恢复,在光线与温差刺激下形成黑色耳基。
3.码堆养伤期管理
以温度控制为主,温度计插在第三层袋内,保持15-20度为宜。如低于15度,做好防风保温即可。如温度将达到20度并呈上升趋势,就要提前将堆上的农膜揭开通风降温。春季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温差较大,揭膜盖膜要根据气温和日照灵活掌握,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准备,一定要打好提前量。黑木耳菌包在养菌期和出耳中后期可耐40℃高温,但养伤期不通风情况下,超过22度就可能造成伤热烧菌,轻则吐黄水,重则不出耳,即使出耳,也没有后劲。所以这一阶段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如温度控制不了就一定要及时揭膜、全揭甚至提前密植。
4.密植操作
适宜温度下,一般3-4天菌包刺孔的伤口恢复,第7-10天就有大量黑色耳基形成,当刺孔处耳基达到三分之一时,就要进行密植。 如果条件充许,可以在见到耳基后就上下倒一次堆,菌包出耳效果将更均匀。密植就是把码垛的菌袋间隔3公分距离立摆,这样盖上草帘喷水,就可以把刺孔处的小耳基催成耳芽长出来。
5.密植期催耳管理
密植好之后,盖上草帘,开始往草帘上喷水保湿催耳。第一次喷水要持续两小时以上,让草帘湿透。之后间隔半小时喷一次,时间长短根据天气与草帘湿度而定。出芽前期,保持菌包上有水印即可,耳芽长出袋外了,要增加喷水量,保持菌包表面整个有明水,耳芽新鲜水灵,生长旺盛。过干影响生长,过湿会造成耳芽融化。一般草帘盖4-5天要揭开透气,适度见光管理。全光催芽,每次浇水不能超过3分钟,见干就浇,见湿就停。一般菌袋温度超过12度就要浇水保湿,防止弊耳芽,当菌包温度达到22度,喷水仍无法控制温度时,要揭开草帘,防止高温高湿捂芽,造成伤害。结合天气,遇雨天必揭,利于出耳,又快又整齐,雨后再盖上,正常管理。当年耳芽部分开始分化成耳片后,可选择天气进行晒包1-2天。经过二十几天的管理,当大部分耳片达到指甲盖大,有少部分达到三公分以上时,就完成催耳管理,可以分床进行全光出耳了。如果水源不够造成温度控制不了,要提前分床。
6.分床操作
分床前,将耳床按之前处理方法一样打药、铺地布。间隔10公分将菌包横竖成行摆放开,喷头同步安装到位。有较大耳片可边分床边采摘。
五、春耳大田全光管理技术
黑木耳生长对温湿光气较为敏感,一般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在温度较低情况下生长肉质较厚,质量好。黑木耳需要干湿交替管理,干养菌丝、湿长木耳。大田全光管理,光照好,空气流通,黑木耳颜色黑,干物质积累多,产量高,病害少,木耳形好。遵循黑木耳的生物学规律,进行大田全光管理。
1.分床后晒包
分床后不再使用草帘,阳光爆晒3-5天,将耳根晒干透,阳光中紫外线将部分霉菌杀灭。同时休养生息养好菌,为出耳积累养分。
2.出耳前期管理
分床后的菌包上,耳片较小,此阶段水容易灌包,尽量做到少浇勤浇。结合水温、袋温与气温,15-25℃浇水。每次控制在3分钟以内,耳片上见白就浇,见湿就停。见到包内有积水,及时用刀片划开放掉,划的口尽量长些,有百利而无一害。长时间积水会造成烂耳死耳现象。每天上午要巡田,扶起倒下的菌包,放出包内的积水。浇水3-5天后,发现耳生长不明显,就要停水晒袋,晒至耳根干透再浇,当耳片达到5公分以上时,可以采收。
3.中后期管理
采收完一批木耳后,要进行晒包养菌。采用干湿交替的管理方法,让菌包充分积累营养。一般根据天气晒3-5天,至菌包外表明显变白时,再进行浇水管理。到出耳后期,菌包养分减少,可增加养菌时间。同时尽量结合天气少浇水,利用自然雨水出好木耳。特别强调,在天气预报有雨的前几天,一定要停水养好菌,雨前浇透水,利用雨水气候出好耳,可以事半功倍,提高产量。
4.黑木耳采收与干制
春耳一般达到5公分以上时可采收,而秋耳较厚,3公分以上可以采收。采收前一天停水,采大留小,以利后续产量。黑木耳一般自然晾干,在大棚内纱网床架上晾晒,当耳片半脱水状态时,适当堆厚一些,慢干有利于耳片增厚和造型。干透的黑木耳及时用防潮农膜袋包装,入库待售。
六、秋季越冬耳管理技术
由于房县秋季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时间较短,秋季在9月15号以前下地的可以采两茬秋冬耳, 9月15号至10月1号前下地的只能采一茬木耳,而国庆节后下地的基本年前耳芽出齐长成片,但采不了木耳,年后采耳。由于年后出耳早,木耳片厚,背面呈灰白色,质量好,所以栽培效益不错。
下地的菌包,可以选择连续无雨天气边开口边摆床,9月上旬下地的,间距10公分摆放,全光照催芽出耳。9月中下旬以后下地的菌包,需要密植管理,间距3公分摆放。秋耳菌包下地,前一阶段不盖草帘,全光照管理,接受阳光与雨露养伤出芽。一般7-10天,划口处可见耳芽形成,见耳芽后开始喷水管理。如遇连续30度以上高温,需要隔三四天将菌包迎太阳面调面转一下,这样避免阳光灼伤与阴阳面差异。秋耳全光催芽一般在傍晚时温度降至25℃以下开始喷水,每次3分钟,间隔15分钟左右,少量多次,夜间温度降至15度以下停水。出耳管理可参照春季田间管理的方法。如最高气温下降至20度以下,需要覆盖草帘保温保湿催芽。当气温降低,夜间上冻后,木耳不再生长,可在晴天将菌包上耳片晒干,把菌包密植起来,盖上草帘过冬,待来年春季气温回暖,再分床浇水出耳。避免低温期反复上冻与解冻对耳片及菌包造成伤害影响产量。
七、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1.弊芽
一般弊芽是由于出芽期的温度与湿度不够造成的。春耳发生较多,主要是在催芽时温度偏低,草帘没有盖好保温保湿困难,而阳光照射下,袋内温湿度相对好,所以木耳在里面长,而不愿意长出来。秋耳则主要是下地晚的菌包会发生,同样是外面温湿度不够。弊芽一方面浪费营养,另一方面高温时易受太阳光直射灼伤造成烂耳,后期烂包。措施:春耳催芽期盖好草帘,不能将菌包外露,同时持续保湿,秋耳则适时下地,10月上旬必须结束。有弊芽的现象可以趁温度合适时持续流水,在雨天将草帘全揭,接受天然雨水可以缓解。
2.浇水灌包
这主要是由于料袋分离情况下,浇水量过大,喷头雾化不好等原因造成的。伴随着会在袋内长青苔,时间长了会造成烂袋死耳,浇水时尽量做到少洗勤洗,宁缺勿多。遇到灌包的及时划袋,划口可以长些,有百利无一害。同时减少喷水量,适当晒包。盖草帘催芽至木耳开片后再分床,可以减少浇水灌包情况发生。
3.木耳不爱长
这主要是木耳袋持续浇水,没有得到休养造成的,可以停水,晒袋5-7天,让菌包充分积累养分再浇水管理。 不能着急一直浇水,欲速则不达。干干湿湿管理,木耳反而长的快,病害少。
4. 木耳红根
这是由于在木耳生长旺盛期,常时间浇水或高温浇水,通风不好,木耳根部长期过湿缺氧,特别是高温高湿,产生了病变。措施:木耳长大后要及时采摘,过密的挑大的进行疏耳处理,发现耳根部菌丝不白,要及时停水晒袋,尽量晒的时间长些,以积累养分,再浇水,适温浇水。
5. 木耳烂根死亡
其实这个问题是上面三个问题的更严重情况,浇水过度造成积累的营养耗竭,常时间耳片根部过湿缺氧,耳根病变坏死导致木耳的死亡。因此,在木耳浇水管理时,一定要看木耳菌包和耳片的情况浇水,宁缺勿多。缺水只是木耳长的慢一点,但过多会造成大面积死耳发生。很多前期长势喜人的菌包,由于浇水过多,通风不够整体死亡。同时,也要注意水质的情况,不洁净有污染的水也会加剧对木耳生长造成的影响。
南方气侯与北方不同,南方温度高,空气潮湿,雨水偏多,病害基数大,而自然风量较小,所以黑木耳管理不可像北方大水浇,要恰到好处!大多数问题的发生是没有掌控好浇水的量与通风造成的。同时,前期催芽有覆盖物阶段,如果高温不及时揭开通风,短时间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即使当时没有发现异常,但后期会表现出生长无力,抗性下降,容易出各种问题。(作者:汪远飞 工作单位:房县天禾菌业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