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除干旱荒漠地区、盐碱地区和热带地区(如海南、广东等地)外,其他温带、寒带等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羊肚菌。羊肚菌耐低温、不耐高温,在有野生羊肚菌存在的地方栽培效果更好。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羊肚菌平棚、拱棚的栽培技术要点。
1. 准备阶段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力足,透气性好,容易保持水分。第一年初春进行整地,深翻20cm,并焚烧杂草和根系,增加土壤磷、钾含量。之后根据地块情况再深翻1~2次,充分腐熟分解地力并自然消毒。
为避免内涝,应以畦作方式栽培羊肚菌,边界沟可用作排水沟,防止内涝。首先,在翻土后的地面画一条线以确定畦面的宽度和沟槽的深度,然后使用挖沟机挖掘边界沟槽。通常畦面宽度100cm,边界沟的宽度30cm;在畦表面上挖2个种植沟,沟间距为50cm,沟深6~10cm,沟宽20cm。挖沟后将培养料铺到种植沟中。
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制作方法:将杨树、栎树、果树等树木的木屑用水浇灌后经高温灭菌。它们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和子实体的生长。要求培养料铺装均匀,厚度为2~3cm。
2. 平棚栽培技术要点
2.1 平棚的建造
在北方地区多使用平棚,但要注意大风和大雪等极端天气,易造成平棚倒塌。平棚的棚顶平整、棚内面积大,搭建平棚需用钻孔机钻孔,每隔3~5m钻一个孔,孔深0.5m。钻完孔后插上长为 2.5m 的竹竿,竹竿露出地面2m左右,保持整齐,横纵都在一条直线上。每个竹竿的顶端都要有相互垂直的小孔,用托膜线把横纵的竹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横纵相连的棚架。接下来铺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将遮阳网拉伸、拉直,充分展开,用塑料扎带将遮阳网固定在隔膜线上。拉伸时应控制力度,如用力过大,遮阳网很容易损坏。
2.2 平棚的保湿
羊肚菌喜欢潮湿的土壤环境,菌丝体可在相对含水量为50%~7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70%,菌丝停止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菌丝生长减慢;最合适的土壤含水量是60%~65%。为控制土壤湿度,要架设喷灌设施,喷灌设施密度要大一些。喷灌时使用的喷头雾化效果要好,不能产生强水流,浇水时不要冲刷土壤。
2.3 平棚的降温
羊肚菌的生长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很高,带有遮阳网和喷灌设施的平棚有时不能完全适应羊肚菌的生长。当羊肚菌子实体在春季出土时,平棚内的光照强度很高,不适合羊肚菌子实体生长。为减少羊肚菌子实体出土后的光照,可在建造好的平棚内撒上一些麦种。小麦比羊肚菌子实体发芽早,植株较高,能起到给羊肚菌遮阳的作用。小麦的播种密度不宜过大,播种量以 2kg/667㎡适宜,以免影响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
平棚的优点是成本低,空气流动性好,便于现场操作;缺点是只适应大而平的场地,遮阳不够。
3. 拱棚栽培技术要点
拱棚也称低棚,需按照地形和风向设计,长度取决于地段,一般不超过100m,以免影响通风。拱棚的施工需要门式钢管,是将一根长3m、直径为8mm的钢管弯成顶部长度为1m,两侧为1m的门式,每间隔2m,插入一根门形钢管作为拱棚的骨架。钢管需要插入约 0.3m 的土层中,以确保门形的牢固。将每根门式钢管用支撑托膜线连接起来之后,即可铺设遮阳网。
拱棚遮阳网与平棚使用的遮阳网相同,遮光率均为75%。铺好遮阳网后还应配备浇水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拱棚外安装喷灌设施。喷灌设施应在拱棚上喷水,将水滴到沟中。在没有喷灌条件的地区,必须有足够的水源给羊肚菌苗床浇水。拱棚建成后,无需在苗床上撒麦子。当气温升高、光线增加时,可在拱棚上铺设稻草,进一步遮阳。
拱棚的优点是建造方便,可根据地形建立在不规则不平的地块上;缺点是建设成本高,管理没有平棚方便。
4. 生长期管理
4.1 越冬期
棚子建成并播完种子后,羊肚菌菌种即将越冬。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是观测棚内土壤的湿度。每7天浇水1次,当棚内温度高于3℃时,羊肚菌菌株的菌丝会在土壤中缓慢发育。
4.2 出菇期
第二年2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羊肚菌菌株的菌丝发育较快。3月后,羊肚菌子实体生长,进入出菇期。出菇期是指从子实体萌发、生长到子实体收获的阶段,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有以下注意事项:
4.2.1 温度
温度对羊肚菌的影响贯穿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出菇时温度在10℃左右比较合适,子实体生长时温度在10~20℃,由于羊肚菌成熟较快,所以温度控制必须时刻到位。
4.2.2 光照
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子实体发育时,要为羊肚菌提供适量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子实体的颜色有一定的关系。如光线很强,羊肚菌的颜色会很暗,否则会很浅。因为冬季播种的小麦长势要快于羊肚菌子实体,因此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长高后就可以给羊肚菌子实体遮光、降温。
4.2.3 水分
出菇期要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50%~70%,这样羊肚菌才能顺利生长。棚内应保持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85%~90%,对出菇有利。管理中注意控制两个极限湿度,一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小于70%,二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90%。春季温度变化较快,低于15℃时,可喷灌浇水或水管浇水,浇水要少量多次;温度在15℃以上时,要在拱棚上面均匀铺一层厚约 2~3cm 的稻草,给棚内的羊肚菌子实体遮光,然后给覆盖好的稻草浇水。
4.2.4 通风
拱棚种植羊肚菌,棚内空气流通性较差,不利于散热。要做好通风工作,羊肚菌是一种好氧真菌,棚内要保持足够的氧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要高于0.3%。出菇期间要在早晨、傍晚或阴天时适当打开一部分遮阳网,给拱棚内通风。
4.2.5 除草
平棚栽培或拱棚栽培的田间管理均以控制光照和湿度为主,苗床不宜除草。羊肚菌可与杂草共存。如除草不当,羊肚菌将失去对土壤的适应性,从而损害土壤中的菌丝体,影响其生长。杂草也能起到良好的遮阳作用,可避免强光直射。
5. 采收期管理要点
当羊肚菌子实体的帽盖面充分伸展并出现羊肚皮状的凹坑时,即可采收。生产中收获的子实体应是八成熟,此时收获的子实体整齐,边缘厚,口感好,味道鲜美,外形美观,便于储存和运输,保质期长。收割时,将小竹片插入土壤中,然后轻轻向上撬动,直到羊肚菌松动才能收割。将采收的新鲜羊肚菌子实体切根,去除基部的土壤和杂质,然后根据不同等级分别存放。采摘时应提前在篮子内放置柔软的材料,避免菇体表面刮伤。
收获期通常可持续一个月左右。未售出的羊肚菌应及时晾干,否则会发霉变质。天气晴朗时,抓紧晾干。
注:以上技术仅供参考,羊肚菌栽培较为复杂,具体技术要点还需从实践中学习或向相关专家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