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配方生产金针菇
复合配方生产金针菇,既省工省时,又可增加产量25%—30%。其技术要点如下:
1.培养基配方。先将麦秆(或稻草)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浓度为0.5%—1%的石灰水浸泡半天,沥干备用。然后按棉籽壳100kg、麦秆(或稻草)12)15kg、碳酸钙1kg、过磷酸钙1kg、蔗糖1kg、多菌灵80—100g、石膏1kg进行配制。
2.装袋。将碳酸钙、过磷酸钙等溶于水,加多菌灵,充分搅拌后,以手捏料,指缝中见水滴即可装袋。袋子规格长、宽、厚为60cm×17cm×0.05cm,装料后两端各留18cm长,即中间装料25—26cm。用稍大一点的薄膜套袋封口。
3.培养基灭菌。装袋后,高压灭菌22小时。若采用常压灭菌,可先用旺火保持8小时,再焖2小时,在水温100℃时持续2—4小时,灭菌后,冷却至26—28℃时接种。
4.接种。不采用以往打穴接种、单头袋口出菇的方法,而进行两头接种,这样发菌快,菌丝不易老化。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
5.管理。接种后,将袋移入发菌室培养,采用卧式堆码,每堆放菌筒4层,让其两端出菇。为防止菇体弯曲生长,堆上要盖报纸或黑色薄膜,室温保持20—23℃,相对湿度60%。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7—8天向纵深发展,此时应将室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提高到65%。为使发菌均匀,每隔10天翻堆一次。同时每天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后期可适当增加通风次数。经过25—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长好后,菌袋两端出现棉絮状菌丝或黄色水珠,这是出菇先兆。此时应加强通风,给一定散射光。每天往报纸上喷1—2次清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80%,温度降到10℃,诱发菇蕾产生。当子实体长到1cm左右时,降温到4—5℃,相对湿度保持75%左右,减少喷水,适当通风,处理5—7天,使之出菇整齐。菇体进入伸长期时,温度控制在10℃,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要防止高温高湿引起的菌柄扭裂。切勿向菇体直接喷水,否则菇体基部颜色变成黄棕色,一旦变成咖啡色时,菌盖发粘,易引起根腐病和细菌性病斑。
6.采收。出菇约15天后进入采收期。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