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绿色蘑菇要发展,八大措施防病害

    发布时间:2018-12-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树立综合防治的“大防治”观念。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或暴发,都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规律就是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如果某项条件不能满足,则病害的发生就可能减轻、降低,甚至无法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不能形成危害。因此,不能仅在病害的发生环节去防或治,而应从源头抓起,至生产完全结束为止,中间环节亦不能稍有放松以彻底杜绝病害发生的渠道。
      选用优良脱毒菌种,是保证菌种不带任何病毒病菌、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的有效措施。脱毒菌种,系采用先进的尖端分离培养技术,历经菌丝至勘探基或子实体的四全循环的脱毒操作,培育出来的菌种。脱毒菌种除保持原菌株的生物特性外,其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是其优势之一;由于在脱毒过程中人为调控基质及温度,又使其大大提高了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及抗逆性,这是脱毒菌种的优势之二;脱毒过程的同时又是一个恶劣条件下的驯化过程,使菌种自一开始就生长在相对环境中,在逐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增强抗性、提高抗病性,这是脱毒菌种的优势之三。综合结果表明,使用脱毒菌种的综合发病率下降60%以上,从而为栽培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严格菇棚及栽培环境中的消毒处理,是消灭残存病毒病菌的主要手段。栽培菇棚,尤其是老菇棚,由于长期栽培形成的易病条件和栽培中病害的遗留菌丝、孢子等,再次栽培时极易形成危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菇棚栽培产量低、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首先,清理菇棚周边环境,诸如粪堆、草堆、垃圾等应清理干净,将杂草类一并清除,多次喷洒500倍左右的多菌灵类杀菌药物,以彻底清洁环境。其次,对老菇棚应予刮除墙皮,有条件时可将地表铲除1厘米左右,基后兑制5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棚内进行地毯式喷洒,即使墙体、边角、立柱、通风孔等亦应喷洒药物,不留任何死角,揭去棚膜上的覆盖物,令其暴晒,约5~7天即可启用。该项措施能够较彻底地杀灭棚内病毒、病原菌,其基本原理是:蘑菇祛病王是一种杀菌抑菌剂的复配药物,对病毒病菌有着较强的杀伤力。也可使用10倍强优戊二醛溶液、200倍金星消毒液,生产中尽管甲醛的刺激性较大,但配制多甲溶液喷洒杀菌的效果亦很好,一般可按多菌灵:甲醛:水为1:2:100的比例,如果上季栽培时病害较重可适当加大药物浓度。最后,对原发病害严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层架杆、塑膜等物,棚内堆以秸秆杂草,点燃焚烧,将草灰翻入土层中,重新架杆覆膜,再施以药物喷洒,效果很好,该法采用物理化学结合方式进行杀菌,相对要彻底一些。但具体操作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并备有适当的灭火手段,菇棚集中区域应统一行动,此外靠近村庄、建筑物的菇棚不要采用该法,以免发生火险。
     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是防止带病进棚的重要环节。覆土材料的杀菌处理,我们倾向于暴晒、药物、堆闷的办法,选择覆土材料后,在硬化地面进行暴晒,随着翻动,使土粒保持在0.5厘米以下的粒度,多为粉末状,配制10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边喷边拌,反复2次,建棚后覆膜进行堆闷,效果极好。
     基料处理要严格,这是确保“不带病进棚”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包括干料的暴晒处理,堆酵处理的均匀一致和装袋播种的规范化、熟料接种以及培养发菌等环境的清洁杀菌。完成发菌后,菌袋进棚前应配制20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盛于大盆等容器,将菌袋逐浸洗一遍后再进棚。
     菇棚内经常喷洒杀菌抑菌药物,是出菇管理过程中主要的预防手段。自菌袋进棚或基料进棚播种后,即应经常喷施药物,以达预防病害之目的。由于棚内相对密闭,通气相对较差,加之空气湿度偏高和温度较恒定,故可诱使病害的发生。
     将病害消灭在萌芽之中。初发之时,是防止病害大量繁殖形成危害的主要措施。对初发病害,应下狠心进行彻底处理对菌袋立体栽培的,连同发病菌袋清理出棚,浸药后深埋处理。数量较大时,可喷药后进行堆闷,也可撒拌石灰粉后进行堆闷,方法是;建堆后,用稀泥巴将料土堆封堆,令其自然发酵、产热,杀死病菌。对覆土栽培的,应扩大病区范围连同基料一控到底,清理出棚。
     有效防止和杀灭害虫,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多害虫往往携带大量病菌,一旦进棚,即可形成“病源”,到处传播,形成蔓延,因此在防治病害的时候,万不可忽视对虫害的控制和杀灭。主要措施有:清理外部环境,喷施高效低毒药物控制虫源;菇棚门口撒施2米以上石灰过道,以防爬虫类进入;通风口、门口封挂防虫网,以防飞虫类进入;发现虫害后,采取毒饵诱杀方式,效果较好。对菇蚊蝇类,可在出菇间歇期喷洒灭害灵类即可杀灭;也可配制糖醋液诱杀,按高度白酒:糖:醋:水为1:2:3:4的比例配好后,加生产方式3~4滴DDV液,盛于容器,成虫趋味飞入,即可杀死。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春季食用菌生产管理技术

    一、温度管理晴朗天气,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会更高,为保...

    2025-03-18 14:47:21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方法

    1. 料表面接种法这是目前采用较普遍的方法,接种时多为瓶...

    2025-03-14 14:56:59

    春季食用菌菌棒制作技术指导意见

    1. 做好清洁生产随着气温回升,生产环境微生物活性增加,...

    2025-03-06 14:31:01

    食用菌遇大风天气的防范及应急管理措施

    一、做好未来防范,保障安全生产1. 加固修缮设施巡检大棚...

    2025-02-12 15:07:37

    食用菌生产低温冻害防范措施

    1. 加固棚架设施加强大棚电线、水管的保暖,防止冻裂。修...

    2025-02-08 15:17:31

    雪天食用菌生产应对措施

    一、设施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1. 育菌与出菇厂房。根据不同...

    2025-02-07 13:35:02

    寒潮天气下食用菌生产建议

    1. 及时检查加固生产设施检查棚膜完好程度,对破损处进行...

    2025-01-26 10:55:11

    食用菌遇低温灾害性天气后的管理建议

    一、灾后处置措施首先,排除积雪,清沟排水。露地栽培的...

    2025-01-26 10:11:21

    食用菌生产如何应对降雪和大风降温天气?

    眼下正值羊肚菌发菌期,平菇、香菇等出菇期,林地大球盖...

    2025-01-25 08:42:57

    “速冻”模式下食用菌栽培应对技术措施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速冻模...

    2025-01-24 14:27:25

    食用菌覆土制种新技术

    食用菌覆土制种新技术是就地取材,原料选用棉籽壳、杂木...

    2023-06-30 10:15:55

    温棚金针菇生料栽培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

    2021-03-27 11:56:33

    秋栽香菇规模化“白棒子出菇”管理新技术

    秋栽香菇规模化“白棒子出菇”管理新技术

    秋栽香菇菌棒生产时间短,因为面临低温季节的发菌速度、...

    2020-12-26 11:01:14

    平菇产量始终提不起来?掌握这个新技术将有所帮助!

    平菇产量始终提不起来?掌握这个新技术将有所帮助!

    有些农户种植平菇已经几十年了,一直为平菇如何达到高产...

    2020-09-26 11:58:19

    砖块式草菇栽培新技术

    草菇草把式栽培产量低且不稳产;室内栽培常因鬼伞及螨...

    2020-04-09 14:13:31

    平菇床产菇新技术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有在床正面产菇,其生...

    2019-10-31 08:52:26

    食用菌仿野生无污染栽培新技术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是我国农技人...

    2019-02-28 13:08:52

    黑木耳大棚吊袋催芽新技术

    木耳大棚吊袋催芽齐,就能做到木耳潮次分明,便于统一...

    2019-02-13 14:24:22

    食用菌培养料诱发灭菌新技术

    由于食用菌生产整个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是和有害菌作斗争...

    2019-01-30 11:05:29

    黑木耳袋料田园化栽培新技术

    1、栽培季节。制袋应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间最...

    2019-01-23 11:37:1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