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前 1~2 个月大棚周边清除杂草,栽培大棚内应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在除草后、耕地前棚内及周边应撒适量生石灰,通常施用量为 50~100kg·667m-2 。生石灰起到调节土壤 pH 的作用,对土壤中的杂菌和虫害有杀灭作用。撒石灰后进行旋耕,土地翻耕深20cm,土块粒径 3cm 左右,以土壤不结块为宜。平整土地,按宽 0. 6 ~ 0. 8m 作畦,畦面高 10cm,畦间距30cm 作沟。畦间开沟的目的是便于管理、采收时人员行走,以及起到排水作用,避免畦面积水。此外,场地四周也可撒生石灰对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羊肚菌属于低温品种,自然条件下,羊肚菌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冬季,自然气温下降到 18~25℃,地温20℃以下,比如,江苏连云港地区适宜播种时间选在11—12 月。播种时挑选质量合格的菌种,剥去菌种袋。双手、播种工具、塑料盆等表面消毒后,用手捏碎或用菌袋粉碎机粉碎至直径 1~1. 5cm 大小的菌种块放于塑料盆或编织袋中,运送至大田准备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或沟播,撒播时将菌种揉散或用菌袋分离机打散,均匀撒于畦面,用钉耙或旋耕机在畦面上旋耕10cm,使菌种和土壤混合; 沟播时于栽培畦面上每间隔 20~30cm 挖沟,沟深 5~10cm,将菌种均匀撒入沟中,后用畦面上的土回填沟内,土壤覆盖菌种厚度约3cm。
播种后,立即在畦面覆黑色地膜,地膜厚 0. 004~0. 015mm,宽度与畦面一致或略宽,膜上每间隔20cm 打孔透气。羊肚菌生产中通常使用黑色地膜,能起到加快积温、保湿、防涝、促进菌种萌发、抑制无性孢子过度生长及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