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固棚架设施
加强大棚电线、水管的保暖,防止冻裂。修补破损的棚膜,确保大棚压膜线紧固,以防冷风侵入。移除大棚膜外的遮阳网等覆盖物、及时清除菇棚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减少菇棚承压,增加棚内支撑柱,防止冻雨大雪造成菇棚倒塌。
2. 加强保温升温
根据不同种类、品种食用菌的生长特点,采取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等措施保温,尽量增加大棚内温度,避免菌袋结冰而冻死菇蕾或菌丝。大棚通风换气应安排在午间气温较高时、采取开小口缓慢换气方式进行。在生产菇棚内用火炉、电暖风、“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等设备进行加温,抵抗极端低温天气。
3. 调整出菇管理
棚内气温低于5℃时,停止喷水、注水,尽量保持料面(菌棒表面)干爽,防止料面(菌棒表面)积水。处于幼菇期阶段的要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子实体干爽,防止喷水叠加低温造成幼菇死亡或产生病害,同时要对棚室及时密闭、进行蓄热保温。
4. 保持排水通畅
大风降温、雨雪来临时要随时进行巡查,在菇棚四周清理或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确保溶雪后排水通畅,防积水,排除险情。
5. 及时采摘抢收
对于出菇期的菇种,处于出菇中后期的菌棒,对可采收或即将采收的食用菌子实体进行抢收,避免因降雪天气发生冻害及交通不便而影响食用菌产品销售。
6. 做好控湿通风
寒潮过后,天气放晴,及时卷膜升温,适当通风,排除积累的二氧化碳,保持空气新鲜,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待气温稳定回升,及时清理菇床,清除死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