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出菇期间发生侵染性病害主要症状:幼蕾死亡、幼菇发黄、死菇、菇体变褐等。
播种后菌种不萌发或吃料困难主要原因:菌种退化、老化;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病毒或病菌;基料灭菌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酸败;接种时温度过高等。处理:更换适龄、健壮的脱毒菌种;因基料或接种原因时,重新装袋生产。
发菌期间污染严重主要原因: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规范,菌种自身携带杂菌,培养场所杂菌基数过高,预防措施不到位等。处理:前三个原因导致污染率高,装袋;培养场所按技术规程用药处理,菌袋进入后,每5天左右喷洒一遍药物予以预防,一般可使用赛百 09和百病傻交替喷洒;发现污染袋后移出进行单独药物处理,方法是使用消霉王或百病傻浸洗菌柱,并单独发菌,以免杂菌孢子对其它菌袋形成二次污染。
处理:属于菌种问题时,更换菌种即可解决;加强通风管理,尤其为了节约用电而不及时通风的作为是很不划算的,应根据生产的不同阶段,实施科学的通风;同时强化病虫害预防工作,发现病害后,应及时将菌袋移出,清理掉病菇,并顺手清理料面,根据病害程度,使用赛百09溶液涂刷或喷洒料面,杀死病菌。
出菇期间发生畸形菇主要表现为只长白疙瘩、不分化子实体;菌柄粗短或细长、菌盖很小甚至没有菌盖等。主要原因:菌种退化或在菌种转接生产过程中感染病毒病菌;原料配比尤不要在蕾期喷大水,也不使袋内积水;使湿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比如,每次通风后应及时喷水,使在通风时暂时降低的湿度再度升高。(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