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又名舞茸、栗子蘑、莲花菌等,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珍贵食、药兼用菌。其鲜品脆嫩可口,干品香味浓郁,可以烹制成各种佳肴;灰树花营养丰富,并含有β-葡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以及抗肿瘤和抗艾滋病作用。生物化疗抗癌药品“麦特消”即由灰树花提取物所制成。
灰树花属恒温型中温性木腐菌,生产周期3个月左右,我国除海南省外的广大区域都可栽培;其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只要创造适宜其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就能栽培出优质灰树花。
灰树花的人工栽培技术历经包式栽培到菌棒式栽培、1次接种1季出菇栽培到1次接种2季出菇栽培的重大技术创新,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创立于2000年,随着生产中新问题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项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就最新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栽培场所选择与菇棚搭建
培菌场所要求清洁、避光、通风、便于调温调湿,可利用空闲房屋培菌,也可以在遮荫度高的菇棚内培菌,就地培菌就地出菇。
出菇场地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湿条件,清洁,有散射光,通风良好,最好在田地里搭建出菇棚。
菇棚为2层结构,外层为遮荫层,内层为塑料大棚。外层高2.5~3.0m,长和宽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层顶高2.0~2.5m、宽5~6m、长15~20m。
2.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春、秋2季都可安排生产灰树花,春季接种,则可实现春、秋2季出菇;秋季接种,则可实现当年秋季及次年秋季2季出菇。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20℃为准,往前推2个月即为适宜接种时间。在庆元县海拔500m以下地区春季接种期定在1月20日至2月25日,4—5月出菇;秋季接种期定在7月,10—11月出菇。第2季菌棒覆土时间定在6月15日至7月15日,10月出菇。
3.培养料配备
高产灰树花培养基由杂木屑、棉籽壳等6种原料混配组成,具体配方:杂木屑34%、棉籽壳34%、麦麸10%、玉米粉10%、山表土10%、蔗糖1%、石膏1%,料水比为1∶1.1~1.2(含水量60%左右),pH值自然。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调整培养料配方和备料。
4.菌棒制作与管理
与其他食用菌一样,灰树花的菌棒制作与管理工艺流程为:配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菌管理。各环节需注意的地方有:①配拌料时,山表土要打碎过筛、棉籽壳提前1d浸水堆闷预湿。②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常压灭菌在料温97~100℃下保持16h以上,待料温下降至70℃以下时趁热搬到冷却室垒堆冷却。③待料温降至30℃以下方可接种,注意无菌操作,每棒接种2~3穴。④套袋封口:接种后的菌棒迅速用薄膜袋套住,简称套袋封口,然后堆放在培菌室培养,接种口朝侧,堆高10层以下。⑤培菌环境调控管理:灰树花菌丝生长无需光照,强光易产生有害的黄水,促使气生菌丝革质化,所以培养室的门和窗户应挂黑帘,创造弱散射光环境。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6℃,早春气温低,应人工加温至23~24℃,促使菌丝生长发育;当室温超过26℃时则应加强通风降温。培菌阶段对环境湿度要求不严格,一般以65%以下偏低湿度为好。菌丝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接种口发菌圈直径达4~5cm时脱去套袋,培菌室每天进行通风换气1~2次,每次20~30min。⑥翻堆:结合脱袋进行翻堆,促进菌棒之间发菌均匀,同时剔除受杂菌污染的菌棒。
在较适宜条件下,接种后经35~45d的培菌管理,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形成菌棒。
5.第1季挖穴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全袋后,当环境温度已处于适宜灰树花子实体生育的18~20℃时,即可进入第1季出菇管理。
5.1 开挖出菇穴
在菌棒上凿开出菇洞穴,用刀片或皮带冲等锐器割破塑料袋,深入菌棒0.3~0.5cm,直径1.2~1.6cm,并刮去洞穴内的菌皮和培养料,每棒开穴1~2个。
5.2 原基分化期管理(催蕾)
将挖穴后菌棒按“△”或“井”字形集中堆放催蕾,洞穴朝向侧面空隙处,堆高10层以下,调恒温在18~20℃,湿度在70%~80%,但此时不能直接往菌棒上喷水;每天通风1~2次,避光培菌,促使洞穴内菌丝恢复生长。经3~4d孔穴内菌丝完全复白后,结合通风施以100~200lx散射光30min,再经4~5d便能形成子实体原基(菇蕾)。原基形成后加强增湿处理,可以直接将水喷洒在菌棒上,尽快提高空气湿度到85%~95%。
5.3 菇叶分化期管理
当原基长大至3~4cm时,将菌棒单层排放在菇棚地面,子实体朝上,转入菇叶分化期管理。首先是通气管理,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min左右,缺氧则不能完成叶片分化。其次是调节空间温湿度,温度以15~20℃最好,湿度以85%~95%最好,要严防温度过高,湿度过低。通气、控温、控湿三者要兼顾,操作时应结合进行。该阶段应增加光照,光照强度以200~500lx最佳,光照越强菇面越黑,一般菇棚遮荫以七阴三阳为妥。在适宜条件下,经20~25d出菇管理,子实体达8~9成熟时即可采收。
6.菌棒保存管理
将第1季出菇后的菌棒妥善保存,是能够完成2季出菇的基础条件。具体做法:将无污染菌棒集中堆放在干净的场所避光保存,避免日晒、雨淋、缺氧、虫咬等损害菌棒,保持菌丝的生活力。菌棒保存期:春季接种的2个月左右,秋季接种的7个月左右。
7.第2季出菇场地准备
选址搭棚:以水旱轮作的砂壤土最佳。一般用现有菇棚进行第2季出菇,新建菇棚搭棚标准同前所述。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将田地整平待用。
8.菌棒排置及覆土
将菌棒中央1/3左右的塑料袋割脱,然后沿脱袋处将菌棒平行靠排在一起,堆高2层,上层接种口朝上。菌棒纵向排置成畦,每排摆放10~11棒,畦宽1.0~1.2m,畦长不限。菌棒排置于畦面后即进行覆土,覆土深度3~5cm。畦间距0.3~0.5m。
9.第2季出菇田间管理
9.1 出菇前管理
及时清沟防积水,创造既防雨淋、防阳光直射,又保持畦面通风和一定湿度的田间环境。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9.2 出菇后管理
发现菇蕾露出畦面后,放下四周薄膜,调控温度在15~20℃,湿度在85%~95%,光照强度在2000~5000lx,保持空气清新,具体操作与第1季出菇管理相同。
9.3 防高温
秋季出菇期间往往会出现“小阳春”回温天气,若气温超过25℃,要加强通风或喷水降温,防高温危害。
10.采收与加工
当子实体叶片充分展开,颜色褪淡,背面菌孔发生接近叶缘时,便已达8~9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单手或双手抓牢菇体,略带旋转整朵掰下。灰树花既可鲜销,也可干制、盐渍,还可用于灰树花多糖提取、制药等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