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种的基本特征,就是菌丝浓密度、洁白度与一级种基本相同,瓶口处的空间,根据品种不同,有的被气生菌丝占领,有的露出接种块,甚至有的品种的接种块趋向于萎缩;打开瓶口后,菌丝特有的菌香味很是浓重。各食用菌品种二级种的基本特征如下。
双孢菇:双孢菇常用发酵过的粪草或谷粒做二级种的基。菌丝灰白、清晰,微带蓝色,生长有力,呈扇形生长,绒毛状菌丝多,整齐,气生菌丝洁白,基内菌丝淡灰。气生型品种的气生菌丝旺盛,菌丝前端呈扇形;匍匐型品种菌丝贴生,呈细线状分布,上下均匀,没有生长很快的扇形变异,没有黄白色厚菌被。在粪草培养基上,菌丝洁白至苍白色,粗细均匀,后期出现菌索,上下均匀一致,无菌被,在23℃恒温培养条件下,原种3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丝。
使用普通酒瓶做容器时,40天左右也可发满菌;谷粒种菌丝浓白粗壮遇高温时微黄,上下均匀一致。合适菌龄:粪草种50~60天,麦粒肿50天左右瓶内菌丝生长不健壮、呈散乱状态,或有“退菌”、“断菌”现象,料转色、结块或干缩,出现白色、浅黄色圆形块状物,有杂菌和螨类滋生,无蘑菇香味,具漂白粉或腥臭味等,为不合格菌种。稻(麦)草牛粪种,当大量索状菌丝形成时,摇动瓶会析出黄水等现象为不合格品。若培养料中菌丝已变成细线状或粗索状,呈淡黄白色,且菌丝萎缩,生长无力,或生长中就有菌被形成,则为培养基较湿或较老的菌种。
菌种瓶内上部菌丝干缩变质,下部菌丝生长尚好,为培养基过干,或培养期间温度过高;如果生长不均匀,表明麦粒浸泡和预煮时间不够;若生长中菌丝渐变黄,表明培养温度过高;若菌种瓶内上方出现很厚的菌被,是生产性能差或生理性老化的菌种,不宜使用。在高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使用时不宜吃料,发菌慢。
香菇:菌丝洁白、浓密,在麦粒基质上显得格外粗壮,菌丝体充盈麦粒间隙,几乎将基质麦粒全部包围,仅露出少量贴壁麦粒的暗黄色;瓶口或袋口处气生菌丝明显,爬壁菌丝较多,菌丝上下一致,无任何杂色或斑点、斑块,打开瓶口或袋口,即可闻到香菇特有的很浓郁的菌香味;阳光下放置10分钟左右,仔细观察无螨类害虫,菌龄在60天以内,即为合格菌种。
使用木屑基质的原种,菌丝浓白、密特点明显,凡是外观菌丝稀疏或呈树枝状生长,或菌丝参差不齐、呈斑禿状生长等,多为退化菌种;菌种瓶、袋表面可见斑块、污点等属于杂菌污染;菌种下部菌丝正常、上部菌丝稀疏,为高温发菌或发菌期间接受了高温条件,老化菌种;基质出现离壁现象、菌丝有亮晶晶的表现等,是典型的老化菌种;打开瓶袋,基质没有正常的菌香而出现酸、腐、臭等味道,大都是细菌污染或有真菌污染。上述种种现象,均为不合格菌种,应予淘汰处理。
平菇: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菌丝生长边缘整齐,多数菌株在培养基上方表面、瓶口或袋口空间内形成绒毛状气生菌丝,低温菌株在高温条件下培养时,气生菌丝常分泌黄色或橘黄褐色色素,或出现“黄梢”现象,分泌黄色至橘黄褐色水珠,这都属正常现象。被分解的木屑、稻草变白至淡黄色,菌香味浓。低温保存后期有小菇蕾现出,菌龄25天左右。不合格品的菌丝稀疏、无力,或成束状树根状生长,发育不匀,菌丝体结成“菌被”,不均匀,干缩,与瓶壁脱离,底部有积液,生长一段后停止生长,具酸败味,基质内具杂色斑纹、斑块或斑点等。
金针菇:菌丝绒毛状、洁白、浓密、生长均匀。遇高温有时在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即粉孢子。金针菇不同菌株间的生长速度差异明显,黄色种和白黄色种较白色种生长快,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黄色种和黄白色原种长满瓶一般需要30天左右,而白色种要35天左右;发菌后期在培养基表面分泌酱油状褐色水珠,表面易从接种块上形成丛状小型子实体,也可从瓶壁与基料的间隙中产生。若菌丝生活力弱,生长稀疏,料面出现丛状或枯萎的子实体和大量酱油色液滴,基质具抑制线和大量粉末状的粉孢子,菌丝生长后期停止向下生长,或出现波浪式生长趋势,即菌丝浓疏不一、洁白度不同,为性状不优;若培养基明显收缩,形成大量子实体,说明已经老化,不可继续作为菌种用于生产。
草菇:菌丝灰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粗壮并较整齐,但稀疏而显蓬松态,分布均匀,并具有光泽,生长均匀,个别品种10日后便有红褐色至锈红色厚垣孢子产生;厚垣孢子初灰白色,渐色泽加深,直至红褐色或锈红色;在稻草、棉籽壳或废棉培养基上,一般14~18天长满瓶,满瓶后3~5天使用效果最好,不要超过30天。凡是发满菌后在菌瓶表面有绿色霉菌等,均属老化种;若菌丝白色、透明,厚垣孢子尚未产生或产生很少,为幼龄菌种,但有的菌株其特性就是厚垣孢子量少,或者不产生厚垣孢子,则另当别论。
若培养基内菌丝逐渐减少,且有大量厚垣孢子充满稻草缝隙间,或菌丝黄白色,浓密如菌被,上层菌丝萎缩,培养料干缩有水分溢出,则为老龄菌种,尤其发生的厚垣孢子在由锈红色蜕变为灰白色或灰色时,说明该菌种已经严重老化。菌种过嫩则抗性低下,而过老则菌丝活力差,严重时发生种性退化,故都不能用于生产。若菌丝稀疏、透明,纤细如蛛丝状,是因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被枯草杄菌污染而造成的;若菌丝生长不旺,厚垣孢子成团,则与培养基过湿有关;草菇原种在瓶内一般不能形成原基。
若菌丝逐渐消失,瓶壁有粉状物,是螨类危害;培养基发黑、腐败,为细菌污染所致,均应予以淘汰;若草菇菌丝中有洁白色的绒状菌丝,经一周左右变成黄白色似鱼卵状,接着变成棕褐色,是因为感染了小菌核菌。若瓶内菌丝萎缩,有“退菌”现象或变黄,并出现水浇状,有腥臭味等为老化菌种,同等培养条件和时间下,厚垣孢子多的品种,子实体小而密,反之,则大而稀。
鸡腿菇:菌丝浓密、白色、较粗壮,生长边缘整齐有力,在25℃恒温条件下培养,原种30天左右长满瓶,瓶口可有气生菌丝出现,但也有的不产生气生菌丝。具体可参考平菇等。灵芝:菌丝浓密而洁白,短而整齐,生长均匀,束状菌丝明显,后期易形成菌被型白色原基,数日后即可变深直至棕红色,为优良菌种。菌丝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变慢,可能与营养不良或装瓶过紧有关。菌种瓶上部生长均匀,下部生长弱,说明培养基含水率过高。在棉籽壳基料上,在27~29℃C下培养,原种25天左右即可长满瓶。
猴头菇: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较快,上下分布均匀,分解纤维能力强。在培养温度偏低的情况下,极易在表面形成白点状子实体原基。因此,猴头原种的培养切忌持续低温,最好在24~28℃范围在原种培养过程中,如果菌种瓶内出现拮抗线或不明斑块,表明染有杂菌;如果菌丝生长稀疏、纤细,上下分布不均,是生活力衰退的表现,也可能已被细菌污染。
如果培养基收缩,瓶底积满黄色黏液,为老化菌种;如果培养基中木屑变成淡黄色,而且菌丝生长不旺盛,则与培养基中含氮量不足有关,培养时间过短也可出现上述情况;如果菌丝只长到瓶深1/4就有原基出现,与菌种退化有关,也可能是采用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转代次数过多,至少超过4代,可采用孢子分离法进行复壮;猴头菇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正常pH值6.0左右),如果培养基pH值过高,也会影响其生长。
阿魏菇、白灵菇、杏鲍菇:菌丝浓密、洁白、粗壮,上下均匀一致,生长整齐,外观酷似平菇。生长较平菇慢一些,在25℃恒温条件下培养,原种40天左右长满瓶。基本性状可参考平菇。杨树菇、茶新菇:菌丝浓密,上下均匀一致,生长整齐,外观如同金针菇。生长较慢,在25℃恒温条件下培养,原种40~50天左右长满瓶。(来源:百度 快乐乡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