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节和菌种的“不适症”
冬季种植高温型品种或春季种植低温型品种;使用已老化或污染的菌种,因而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其实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大多属低温型,只不过近年来人为地选育了少数高温型来满足夏季生产需要,绝大部分品种还是中低温型的。因此,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秋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高寒地区9月份即是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低热地区10月份进入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辅之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当的栽培方式方可获得高产优质。
二、菇场不当的“中毒症"
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的房间或厨房内,或选在不卫生的场所种菇,这些都是引起杂菌污染的原因。杂菌分泌的毒素抑制了菌菇的生长,出现了“中毒症状",表现为平菇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完全报废;有的虽勉强发菌,却又因出菇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受害,致使不能出菇或形成畸形菇。因此应选择通风条件好,并有散射光的干净卫生的种菇场所,选好地点后还应进行消毒。初次种菇可采用石灰水刷墙,生石灰撒地面(次日再清扫出去)的方法进行消毒;老的种菇场所,应用全力威杂菌清消毒;有害虫的场所,还应先喷专用药剂消灭害虫,之后再进行消毒。
三、培养料“污染症"
主要表现为:选用已被污染、结块、染有油污或杂有碎棉仁的棉壳或其他原料种植平菇,结果造成大面积污染,导致不发菇;在调配营养料时,为补充氮源而向料内加入过量的尿素或其他的化肥,这些氮肥往往在接种后被分解成氨气,污染菌丝,导致不能正常发菇及种植失败。为了防止培养料的污染,在培养料的选择和配制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防污染的工作。如选择未被污染、没有结块的清洁棉壳或其他原料作培养料;只有在堆料发酵种菇时才加一定量的尿素,而生料栽培不随意添加尿素或其他氮肥。另外,在配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不发菌或发菇缓慢。
四、生料袋栽堆垛过高的“烧苗症”
平菇袋装栽培便于管理,产量也比较高,所以有些栽培户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将袋堆放过高,导致发酵产生高温而烧菌,主要表现为菇体被灼伤,引起萎缩,后潮的菇蕾发不出,这是应该注意的。在生料袋栽过程中,装好袋后的堆垛高度要因位置得到调整,进行气体交换,排出堆内废气,能及时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并及时处理。每10天翻堆1次,将堆内外,上下菌袋位置互换,并重新码好。翻堆过程中将门窗打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发现杂菌浸染的菌袋应及时进行处理。
解袋折口培养半月左右,菌丝已长至培养料的一半,此时氧气不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应将袋口松开,并将袋口拉直,然后向下对折约2厘米,此时不再码堆,可单层排放于菌室或出菇房架上继续进行发菌培养。
五、出菇管理
降温催蕾。当菌丝长满料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应将温度降至15度左右,使菌丝在低温刺激下尽快转入生殖生长。当料面出现淡黄色液滴,预示不久即将出菇。
适时抑蕾。当菌袋料面现蕾后,再培养5~10天,即可形成针尖状成丛密集菇蕾,这时应将袋口敞开拉直,并将袋口向外翻折2、3次至近料面,通过对流的干燥风横吹,使菇蕾失水萎蔫倒伏。一般倒伏后第三天,可明显看到从菇柄的基部重新长出密集的菇蕾,且长度一致,如果3~4天后仍无新的菇蕾出现,手触摸已萎蔫的菇蕾有剌感,则可轻喷水1次,并覆盖塑料膜保湿。
适时拉袋。抑蕾结束后,当新形成的菇蕾长至4~5厘米高时可拉直袋口,目的是增加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子实体生长期管理。抑蕾结束后,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应加强温、湿、氧、光等方面的综合管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为了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可适当提高袋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约2 0一3 0分钟,光线主要是进行弱光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