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几种常见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3-03-22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 林下黑木耳地摆免设施栽培技术
     
    黑木耳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以采用地摆栽培。免搭建设施,适当安装喷水装置即可。林地可以选用板栗林、油松林、杨树林等。
     
    ① 菌袋码袋
     
    南方长棒靠在立架上,短棒采用地摆模式在地上相距10cm打穴码放。菌袋间距10cm,每平方米可摆20~25袋。
     
    ② 开口
     
    每个16.2×35cm的菌袋刺孔120~180个为宜,孔径大则孔数少,孔径小则孔数多。孔深在0.5cm之内最好。
     
    ③ 催芽
     
    利用草帘子、塑料膜及微喷等设备集中打造耳床出耳条件,促使耳芽快速形成。将恢复好的菌袋,经过消毒处理、开口后,摆在床上,袋间距2~3cm,每平米45~50袋。上覆盖塑料膜后盖上草帘子或遮阳网(75%),菌床两头及床边每隔4~5米设通风口。
     
    耳床温度控制在15~24℃,湿度控制在80~90%。大约经7~10天,原基可形成,15天左右形成耳芽,便可进行分床管理。
     
    ④ 育耳管理
     
    使用微喷喷水。看温度浇水、看天气浇水;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要干透,湿要湿透。
     
    出耳芽后,可揭去草帘,每天早、晚喷雾状水,最好用微喷。初期因耳片抗逆性差,要勤喷、轻喷、细喷。当耳片长至扁平或圆盘状时,应适当加大喷水量,但要注意干湿交替管理。 
     
    ⑤ 采收晾晒
     
    及时采收:耳片完全展开,边缘开始变薄。
     
    及时干制:搭建晾晒床架,铺设专用晾晒网,顶上附有遮雨布,可提高晾晒效率,保证耳片的洁净度,利于控制耳型。 
     
    2. 林下栗蘑简易设施栽培技术
     
    栗磨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干品形同佳丽舞裙,故名“舞茸”。除了味美,栗磨同时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栗蘑与板栗林、苹果林等间套种,实现仿野生栽培。除生产外,具有观赏价值,采摘趣味性强。
     
    ① 栽培过程
     
    仿野生栽培栗蘑的适宜出菇期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清明节前后覆土栽培较好。
     
    栽培环节:挖畦、消毒、包帮、脱袋、摆棒、覆土、浇水、搭建小拱棚、出菇管理。
     
    ② 出菇管理
     
    根据栗蘑生长特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出菇前阶段和出菇阶段。
     
    出菇前,地温和气温较低,天气多风少雨,以保温保湿为主。
     
    出菇时进入夏季,温度走高,雨水增多,通过喷水和通风控制温度在15~28℃,适当增加光照。
     
    ③ 采收
     
    一般6~8分熟时采摘。菌盖外沿有一轮小白边(即菌盖的生长点界线不明显),边缘稍向内卷,菌盖背面的菌孔刚形成,及时采摘。
     
    采摘时将两手或一手伸平,插入栗蘑底下根部,用力向上抬起,栗蘑根部即断,然后用小刀将粘在栗蘑上面的泥土等杂物去掉,放入容器内。 
     
    ④ 采后管理
     
    清理菇根,整平畦面。采摘后的菇畦2~3天不能浇水,让菌丝恢复生长。停水2~3天后喷一次重水,继续按出菇前的方法进行管理。
     
    一般过15~20天就可以出下潮菇。但也有潮次不明显,连续不断出菇的情况。 
     
    3. 林下大球盖菇免设施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赤松茸等。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
     
    ① 栽培季节安排
     
    大球盖菇在气温8~30℃均可播种,15~26℃最有利菌丝生长,出菇期温度安排在14~24℃最佳,从播种到生产结束4~9个月不等。
     
    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出菇,越冬后第二年春季再出菇。播种时间推迟,会缩短采菇时间, 如11月初播种,第二年4月下旬出菇,5月以后菇质变差。
     
    春季播种,早秋可出菇,但由于夏季高温、雨水多,杂菌和害虫滋生严重,不建议采用此种方式。
     
    夏秋季播种,秋末冬初出菇,第二年春季再出菇。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遮阴较好的林地。必要时可以搭建一个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遮阳网,保温保湿。 
     
    ② 备料发酵
     
    配方1:杂木屑50% ,秸秆类20% ,玉米芯30%。
     
    配方2:杂木屑50% ,稻壳30% ,玉米芯20%。
     
    原料需要充分预湿。将原料就地摊开,高度不限,料堆上面直接用水管洒水或用水幕带喷雾预湿。最好使用1%的石灰水,或在料表面撒石灰粉,用清水均匀喷洒。
     
    生料调整含水量直接使用。发酵料需要堆制7~10天,打孔通氧,翻堆3次。
     
    ③ 铺料播种
     
    方法:层播、打孔后播;播后表面放一些菌种,盖一薄层培养料。
     
    播种量:料层厚度20~25cm,500~600g/平方米,菌种掰成核桃块大小。
     
    播种后覆土、覆草。大球盖菇原基需在土中扭结形成,因此不覆土不出菇。
     
    ④ 发菌管理
     
    气温:不超过30℃。温室随着天气变凉,通过揭盖被子调节温度。
     
    料温:料中心不超过30℃,气温30 ℃以下。22~28 ℃最好。
     
    通风:盖膜或搭建小拱棚时一定注意通风管理,前期夜间、后期白天通风。
     
    观察:播种后3天及时查看菌丝是否萌发,多次观察菌丝吃料情况。
     
    ⑤ 出菇管理
     
    菌丝爬到土面,扭结形成原基,进入出菇期,水分管理为主。
     
    发菌期:通过微喷,保持覆盖土壤和盖草一直是湿润的。
     
    菌丝长满料面时:给覆土浇一次透水(重水)。
     
    菌丝上到覆土2/3左右时,再给一次大水。
     
    出菇期间:保持覆土、草料湿润。
     
    一潮菇采后:适当控水一周,让菌丝恢复。再浇水,分次浇透。
     
    二潮菇水分管理同上。
     
    露地大风天气一定及时补水。
     
    ⑥ 越冬管理
     
    浇冻水:当气温降至0℃之前,浇一次大水。
     
    覆盖塑料膜:盖膜压实边缘,保住水分。地膜、棚膜均可。大棚膜厚、保湿抗风。来年3月份,及时查看。
     
    ⑦ 采收
     
    菌盖未开伞时及时采收。温度低,质量好;温度高,开伞快,菇体质量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夏至时节,食用菌种植应注意这四件事

    1. 预防高温引起的烧菌合理安排发菌期和出菇期的菌棒堆叠...

    2025-06-24 15:26:10

    食用菌追肥的四大注意事项

    1. 添加方法应适宜营养液的添加方法通常有3种:喷施、浸...

    2025-06-19 14:48:13

    梅雨季食用菌生产管理要点

    1. 加强通风换气(重中之重)原则:在保证菇棚内温度不大...

    2025-06-19 14:17:26

    食用菌生产如何预防曲霉菌污染?

    食用菌在培育过程中常受曲霉菌污染危害,常见的有黄曲霉...

    2025-06-17 15:37:05

    食用菌种植户应对台风的防灾指南

    台风过境可能导致食用菌大棚损毁、水涝灾害、菌棒受淹及...

    2025-06-13 14:07:35

    台风灾后食用菌生产自救措施

    1. 保持环境卫生,做好病虫害防控。要及时清除菇场周围的...

    2025-06-12 14:14:17

    食用菌新品种“豫香2号”的栽培要点

    2021年8月6日,由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豫香2号经...

    2025-06-10 16:19:56

    食用菌出菇营养液添加方法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

    2025-05-28 15:01:50

    食用菌夏季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

    1. 选择菌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

    2025-05-27 16:06:4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