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方法你真的用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群蘑汇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因此,对分离、转化、选育、引进的菌种,应予质量鉴定,留优去劣。
     
    所谓菌种质量,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菌种的“种性”。即菌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这是菌种的内因与基础,栽培地的生产条件必须首先要适合它的“种性”。比如,一个菌种(株)在南方某地选育驯化成功,并表现良好,若将其引种至北方地区,就不一定有好的生产表现。
     
    二是菌种的制作质量。一个原本优良的菌种(株),在配套设施设备不齐全、操作技术不规范等条件下,在逐级转接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就会造成菌种的质量下降,如感染杂菌,菌种老化、退化等现象。这些菌种应用到栽培时,势必会有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差、发病率高,甚至不出菇等后果。
     
    鉴定菌种是通过菌种质量标准进行的:
     
    菌种的质量标准就是衡量菌种培养特征、生理特征、栽培性状、经济效益所制订的综合检验标准。一般从菌种的纯度、长势、颜色、菌龄、均匀度和出菇快慢六个方面进行鉴定。
     
    菌种的鉴定有多种方法,但是最可靠且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出菇试验。只要通过出菇试验,就不难知道它是什么菌种以及菌种的产量及生产性能,只有产量高、品质好的菌种才是优良菌种。
     
    鉴定的内容
     
    各种食用菌的菌丝体形态特点虽然不同,但作为优质菌种鉴定的内容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菌种性能可靠。投入生产的菌种必须是经过试验,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特点的纯菌丝体。
     
    2. 菌丝健壮。菌丝体生长应粗壮、洁白、浓密,生活力强,并具该品种所特有的风味。不能有菌丝萎缩、发黄、脱壁或产生菌皮等老化现象。
     
    3. 无病虫害。菌种应无任何杂菌污染,无害虫侵蛀,无积水、菌丝自溶等现象产生。
     
    4. 菌龄适宜。一般母种菌丝占斜面2/3以上。原种瓶、栽培种袋菌丝长满后1周左右,且不能有大量原基出现。
     
    5. 标志明显。出售菌种,必须注明种类、级别、品种、生产单位、接种日期等,否则不能使用。
     
    鉴定的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即通过“观其形,嗅其味”来鉴别菌种质量的优劣。
     
    优质菌种一般菌丝健壮、浓密、色泽正、无杂菌,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香味。如果培养基、瓶壁、管塞上出现异常颜色的菌落,说明已被杂菌污染;菌种瓶(袋)上有黄褐色高温圈,是由于异常高温导致菌丝生长不良而形成;脱壁是因菌龄过长,或不良环境(缺水、干燥、高温)导致的菌丝体萎缩、色泽变暗、培养基收缩的离壁现象;菌丝自溶是由于菌龄过长或高温影响,导致生理老化,菌丝自溶而产生黄褐色代谢水现象。
     
    除此之外,如有积水、菌皮或大量原基形成,均属不合格菌种。直观观察法简便易行,但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 镜检法
     
    镜检法,即挑取微量菌丝(或孢子)固定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的形态结构,锁状联合的有无、孢子的形状、大小等,从而鉴定菌种的类别及优劣,通过镜检还可区分培养菌丝与杂菌,从而鉴定侵染杂菌的种类。
     
    3. 培养观察法
     
    对于分离、选育或者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其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等方面的适应性。可将菌丝体置于偏干、偏湿和干湿相宜的条件下培养,若菌丝在前两种条件下能良好生长,而在干湿相宜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则说明是好的菌种。也可在菌种瓶中挑取一小块菌丝体,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试管中,置于23~25℃恒温箱中培养,经1周后检查菌种生活力及纯度,如果菌丝生长快、整齐纯一、健壮浓密,则是生活力强的菌种。
     
    4. 出菇(耳)试验法
     
    对分离或引入的菌种,在投入生产之前,必须作出菇(耳)试验。通过试验鉴定其遗传性状、产量质量的高低优劣等。出菇试验应根据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实际条件,采用床栽、瓶栽、袋栽、箱栽、块栽等方式试验栽培,每次应达到一定数量,并且要有3次以上重复栽培过程,要详细记录发菌天数(菌丝恢复、定植天数)、出菇期(每潮菇的起止时间、持续天数)、产量(单产、总产)、子实体形态(菇形、色泽、菇盖直径及厚度,菌柄长度和直径、单菇质量等)以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等内容。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春季食用菌生产管理技术

    一、温度管理晴朗天气,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会更高,为保...

    2025-03-18 14:47:21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方法

    1. 料表面接种法这是目前采用较普遍的方法,接种时多为瓶...

    2025-03-14 14:56:59

    春季食用菌菌棒制作技术指导意见

    1. 做好清洁生产随着气温回升,生产环境微生物活性增加,...

    2025-03-06 14:31:01

    食用菌遇大风天气的防范及应急管理措施

    一、做好未来防范,保障安全生产1. 加固修缮设施巡检大棚...

    2025-02-12 15:07:37

    食用菌生产低温冻害防范措施

    1. 加固棚架设施加强大棚电线、水管的保暖,防止冻裂。修...

    2025-02-08 15:17:31

    雪天食用菌生产应对措施

    一、设施栽培食用菌防范措施1. 育菌与出菇厂房。根据不同...

    2025-02-07 13:35:02

    寒潮天气下食用菌生产建议

    1. 及时检查加固生产设施检查棚膜完好程度,对破损处进行...

    2025-01-26 10:55:11

    食用菌遇低温灾害性天气后的管理建议

    一、灾后处置措施首先,排除积雪,清沟排水。露地栽培的...

    2025-01-26 10:11:21

    食用菌生产如何应对降雪和大风降温天气?

    眼下正值羊肚菌发菌期,平菇、香菇等出菇期,林地大球盖...

    2025-01-25 08:42:57

    “速冻”模式下食用菌栽培应对技术措施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速冻模...

    2025-01-24 14:27:25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