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虽然减轻了持续高温对香菇菌棒安全越夏的影响,但对秋季菌棒的技术管理,都没有引起技术人员和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以致造成冬季出菇时才发现,有些菌棒不出菇或出菇多而小、少而大的一系列问题时才引起重视,但为时已晚。为此,针对进入秋季阶段的菌棒管理,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一、早秋管理仍以严防高温烧袋为主。
进入秋季,气温虽然逐渐下降,但初秋季节,晴天气温往往还会超过30℃以上。这时的管理重点,依然要严防高温烧袋为主,不能麻痹大意。要经常检查遮荫棚是否有倒塌,遮荫网是否有破损和阳光直射菌袋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办法进行补救,同时还要结合通风降温措施,严防因高温影响菌丝养分积累和烧菌现象的发生。
二、及时观察菌袋失水程度。
菌袋失水率也是判断菌丝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初出菇期,菌袋含水量应是原重量的80%左右, 菌袋重量应达到2.4-2.5公斤(菌棒制作时每袋约重3.1公斤-3.2公斤)。如果袋重在2.2公斤以下,含水量太低,注水后出菇密、菇体小。袋重在2.7-2.8公斤,出菇稀、菇体大。袋重在3公斤以上的,一般很难出菇。因此,秋季管理要经常检查菌袋失水重量,如果菌袋失水较多,空气干燥,可适当在棚内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菌袋水分蒸发;如果秋季连阴雨较多,空气湿度大,菌袋过重时要防止棚内积水,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促使菌袋水分蒸发。如果棚内上下层菌袋干湿差别较大时,可以把最下两层过重的菌袋换到最上层,把最上层失水多的菌袋搬到最下层(注意气温在20℃以下不能动,并且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刺激提前出菇)。
三、注意调节光照。
香菇菌丝培养期完全不需要光线,但要正常出菇,没有适当的光线是不会出菇的。对于出菇前,如何调节光线?什么时候调?光照度多少为好?关于这些问题,我们过去研究的不多。根据科学试验得知:培养期间的露光天数、露光时期以及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出菇产量有很大影响。过去我们只重视出菇时的光照,而忽略了出菇前期的光照。特别是培养后期适当的光照,对出菇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出菇前40天,就应逐步增加露光量,特别是①荫棚光线过暗的,更应提前调整光照度(100LX、能在棚内读书看报即可)。②最下层的菌棒如果袋子过重、颜色过深、菌皮过厚、光线过暗的一定要调到上层(为什么下层出菇差,与光线较暗有一定关系)。③遮阴棚四周不能围的过密,要能够通风透光。④调节光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棚内温度,不能顾了光照不顾温度,而造成烧袋现象发生。(转自:西峡香菇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