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上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
一是为了保温,通风不足甚至不通风。有些菇农为了保温,通风不足甚至不通风,结果造成菇畸形甚至死亡。
二是通风时机掌握得不好。冬季食用菌生产何时通风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其实这样的通风方式和标准并不适合所有情况。
三是没有做到分品种通风。实际上,有些菇农不分自己栽培的具体品种,一律执行一种通风标准,一刀切,死搬硬套,结果影响了生产,比如造成畸形菇。
解决办法:
一、针对通风不足甚至不通风,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由于食用菌主要靠分解有机物生活,在代谢过程中需要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通风的目的就是补充食用菌需要的氧气,排出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别是进入出菇期,需氧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都会增加,如不通风会造成菇畸形甚至死亡,所以,在出菇期必须加强通风管理。
二、针对通风时机掌握得不好,合理安排通风时间和频率。冬季早晚温度都很低,此时通风会导致菇棚温度迅速降低,使子实体受到伤害。所以,在通风时间上要讲科学,冬季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温暖的时候通风。具体措施为:①在中午时分打开通气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内外温差过大;②在外界气温5℃以上时,将棚南面下方塑膜掀开10厘米左右,通气效果十分明显。
三、分品种通风。主要取决于你栽培的食用菌产品是以菌盖为主,还是以菌柄为主。研究表明,如棚内氧气充足、二氧化碳少会刺激菌盖生长。所以,以菌盖为商品菇的平菇、白灵菇、香菇等就要适当加大通风。如棚内二氧化碳较多,氧气相对较少,会刺激菌柄、抑制菌盖生长,所以,以菌柄为商品菇的姬菇、杏鲍菇、金针菇等,当菇蕾长到一定程度,可适当减少通风,以刺激菌柄生长,抑制菌盖变大。当然,如商品菇既需要菌柄、又需要菌盖,如双孢菇、滑子菇等,按正常管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