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期是平菇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
1、催蕾分化阶段。菌丝长满袋后,平菇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这时的料温不超过25℃,一般18~20℃为宜。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0%,要有良好的通气和散射光刺激。且在袋口培养料的表面用粗铁丝耙动,轻轻除掉接种块周围的老菌丝,压平,换上直径5cm左右的塑料编织绳套环,外包干净纸。
2、原基期。即菌丝纽接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瘤状突起即为原基。这时不要揭掉包装纸,应加大地面和墙壁喷雾水量和喷水次数,不要直接对着料袋喷水,否则原基易死亡。
3、桑椹期。即形成米粒状菌蕾胚芽。一般2~3天,这时不宜浇水,以控制相对湿度。
4、珊瑚期。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若管理得好,成菇率高;否则低,甚至绝大多数死亡。①、取掉套环上的包裹纸,保留套环,这样既保证通气良好,又使菇体局限于套环中叠生长出,养分集中,菇多,大而肥厚,产量高。②、喷水保湿。掌握“轻、勤、细”的原则,不宜在菇体上多喷水,应向空间多喷雾水。
5、伸长期。子实体的菌丝和菇柄有了明显的区别。此期每天喷水3~4次,尽量少喷菇体,多喷空间,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每天打开通风窗换气1~2小时,并注意遮荫;否则菌盖色黑而影响品种。
6、成熟期。成熟前期可直接向菇体喷水,但不宜过多,要少、细、勤。后期忌喷水于菇体,采收前喷1次细水,以保持菌盖嫩。在孢子尚未弹射前及时采收。
7、间歇期。每采完1潮菇,要及时清除死菇、烂菇、病菇及杂物等,停止喷水2~3天,让菌丝充分恢复并积累养分。3~4天后喷重水1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温度18~20℃之间,进行第2潮菇的管理。
8、后期埋土出菇。将出菇的料筒两头清理干净,脱去塑料袋浸透水(最好配成营养液),然后开沟将菌筒排成一行,上面覆1~2cm厚细湿土,再洒少量清水,覆盖薄膜。沟内浇水,以便保持湿度。出完菇可就地翻耕,混于土中,提高肥力,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