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与其他食用菌相比,栽培容易获得成功,但不良条件影响,会使得产量低且不稳定。由于菌种质量、培养料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不同,产量及效益差异悬殊,因此掌握草菇的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尤为重要。
第一,栽培期与栽培场地的确定是获得高产高效栽培的前提,栽培期与栽培场地密切相关,且栽培期依栽培场地而确定。草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40℃,适宜温度为32~35℃,低于15℃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停止,低于5℃或高于42℃菌丝易死亡。子实体形成与生长适宜温度为28~30℃,低于22℃或高于32℃则不能形成子实体,料温以32~38℃为宜。基于此,河北省衡水市6月中旬至8月中旬较适合草菇栽培,此时正是温室蔬菜生产的空当,通过加盖草苫遮阴即可进行草菇栽培。
第二,培养料是草菇生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培养料的前期处理绝对不容忽视。(1)暴晒:培养料用于栽培之前必须经过太阳光暴晒3~5d,以杀死部分虫卵与病菌,期间要注意翻搅,做到暴晒均匀。(2)酸碱度:草菇喜欢偏碱性环境,生长适宜pH值为7.5左右,但发酵前一定要用石灰水调培养料,使pH值在14以上。(3)发酵:堆料发酵有利于培养料腐熟转化和利用,同时可杀灭部分杂菌。料堆内温度上升到70℃后,发酵24 h进行翻堆,把外层及发酵不好部分放在堆中央,70℃后再发酵24 h即发酵完毕。为了保证发酵彻底和通风良好,建堆前先在底部放两根大竹竿,顶部打洞时与竹竿相通,建好堆后撤出竹竿,形成上下左右相通的通道,以保证发酵质量。
第三,培养料的配方是实现草菇高产高效的主要环节,营养均衡既可降低畸形菇的生产率,又可降低成本,还可提高产量。生长期适宜的碳氮比为20:1,生殖期为(30-40):1,培养料的配方则紧紧围绕碳氮比而确定。在生产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氮肥施入量,高浓度的氮源不仅抑制出菇,而且也会抑制菌丝生长。
第四,选用优良草菇菌种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要特别注意菌龄不宜过长,防止衰老自溶。其次要选用适销对路或符合收购要求的菌种,以免影响生长或少出菇、不出菇。
第五,施用菌种前,先用高锰酸钾把手和准备好的盆清洁消毒,掏出菌种放于盆内,轻轻用手把菌种掰成杏核大小的块状,太小则菌丝受损严重,太大则播种不均。切忌不可搓碎,以免损伤菌丝。
第六,利用草菇菌丝可以在土内生长的特点,提高“地菇”产量。畦床沿顺畦方向可采用“肥土-培养料-肥土-培养料-肥土”的造型划分畦面,肥土较培养料稍窄。用肥土代替培养料,不仅降低成本还可提高产量。
第七,培养粗壮密实的菌丝体是草菇高产高效的基础,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又是发菌成败的关键。这时保持气温在27~30℃,料温32-35℃,空气相对温度75%-80%,培养料含水量60%~65%。可通过揭盖草苫,向畦面或畦背喷温水(不可向畦面喷冷水)来调节温湿度。
第八,不可忽视通风与透光。巧妙利用通风技术是调节温度、湿度和棚内CO2浓度“三效合一”的有效手段。CO2浓度过大会造成菌丝徒长,不利出菇,从而影响产量和效益。棚内光线在菌丝体生长期以不能读书看报但能进行农事操作为宜,出菇期以将可读书看报为宜。
第九,收获时期和采菇方法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采收过早则产量降低,采收过晚则质量降低。草菇的适宜采收期是菇体形如鸡蛋,包被(膜)将要破裂而尚未破裂时。采菇时可一手按住菇体基部培养料,一手将菇体轻轻旋转拧下,或用刀割下。切不可往上拔,以免损伤菌丝和周围幼菇。
第十,采取积极手段促发二茬菇生长,也是实现增产的关键。因此在第一茬菇采收后,要及时检查培养料的干湿度、pH值和杂菌污染情况,及时浇一次pH值为8~9的石灰水,并结合喷施0.2%~0.3%氮磷钾复合肥营养液,调整培养料湿度到60%~70%,以满足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的要求,并创造良好的出菇条件,促使出第二茬菇。第二茬菇采收后看情况是否再出第三茬。虽然二茬、三茬菇产量不如第一茬,但对实现增产却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