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水超重,基料含水量过大,水压低,袋心闷水,造成菌丝透气性差,菌丝坏死而坏袋,后期感染杂菌坏掉。遇以上情况,注水重时必须加强养菌管理,增强菌丝活力,可采取刺孔办法,若在高温期不宜刺孔时,可采用气泵通气的办法,使菌袋透气散湿、增氧、促长。气泵压力控制在2个压力为宜,压力过大会冲散菌袋,通气后菌丝会很快生长,比刺孔效果好,这种办法供管理时参考,较重的菌袋再次催菇应采用振动的办法,千万不可再次注水。
(2)出菇后,间歇养菌时间短,菌丝没有完全恢复健壮生长,菌丝弱,活性差,这时如果又急于催菇,菌袋“带病工作”容易出现问题。此类现象应延长养菌时间,使菌丝复壮后再催菇。
(3)高温天气注水,气温很高,已经超过出菇的要求温度范围,在不适宜催菇的情况下仍注水、催菇,会造成坏袋,所以出菇期高温时不要强行催菇,持续高温天可将菌袋置于地面养菌。
(4)养菌期烧菌,出菇时也常出现坏袋,袋心烧菌时,从内部先软,然后感染杂菌,所以养菌期一定要将袋温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5)阳光直射菌袋,会损伤或晒死菌丝,应避免阳光照射菌袋。
(6)转色期,菌袋淤积黄水过多,影响通气,造成杂菌感染,袋面形成发软斑块,这种现象,主要是养菌和转色期间,温度高、通风差,没有及时排出袋内积液而造成的,出菇时发现有发软污染后,要及时刮掉污染块,防止侵入袋内大面积感染,最好在出菇前用多菌灵进行一次喷洒杀菌,或涂抹白石灰水杀菌。
(7)采菇后,菇根没有采净或带下大块培养料,喷水后,易滋生杂菌导致烂袋。
(8)养菌期,通风差,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高,影响菌丝发育,退菌引起坏袋。
(9)料袋配比不合理,拌料不均匀,添加物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