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整个发菌期主要是围绕着调节菌袋的温度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 合理摆袋。根据菌丝生长所需温度采用菌袋集中堆码或分散摆放方式,菌袋温度低,集中堆码菌袋,利用菌丝产生的呼吸热提高菌袋温度;菌袋温度高于30℃时,将菌袋“井”字形或“△”形摆放,加强散热,以降低菌袋温度。
2. 科学调节温度。
菌袋培养期:根据不同生长期的气温、堆温和袋温的变化,及时加以调节,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菌丝萌发定植期:以保温升温为主,采用集中堆码菌袋,加厚覆盖层、减少通风方式,使菌袋温度保持在25℃左右。
菌丝生长期:菌丝培养半个月后,菌丝快速生长,菌袋温度高于室温2~3℃,此时注意保持棚(室)温在25℃最合适。
菌丝旺盛生长期:当菌袋培养20天以后,菌丝处于旺盛生长状态,尤其是刺孔以后,需氧量增加,堆温上升较快,应特别注意防止高温,如果菌袋温度超过30℃,必须疏袋散热,以“井”字形或“△”形叠放。
3. 加强通风换气。协调好通风换气与发菌温度的关系,气温高时选择早晨或夜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前后通风;菌堆大而密时多通风,菌温高时勤通风。
4. 注意控湿控光。发菌阶段要求场地干燥,空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下,防止雨水淋浇菌袋和场地积水潮湿。遮光发菌。
5. 及时翻堆检查。发菌期间,结合温度调控进行翻堆检查,清除污染菌袋,并进行刺孔增氧,一般翻堆2~3次。
6. 合理刺孔增氧。一般采用两次刺孔法,第一次是接种穴菌丝圈完全相连后,人工辅助刺孔,每个菌穴用直径5mm的工具刺6~8个孔;第二次当菌丝满袋后,用机械刺孔,每个菌袋刺60~80个孔,孔直径5mm左右。刺孔要及时散热,防止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