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播后管理
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播种后20 d内培养料内不能缺水,当菌丝体占据培养料1/2以上时,适当喷水增湿,菇床四周和料堆外侧多喷水,中间部位少喷水或不喷水,阴雨天不喷水。培养料中菌丝体已经长透后进行覆土,厚度以3-4 cm、pH值在5.7-6.0的偏酸性疏松壤土为宜,适当喷雾状水,含水量达到35%-37%。
2. 出菇管理
覆土后15-20 d,菌丝体开始爬上土层,此时喷1次出菇重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70 %-7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加强通风及揭膜降温,促使菌丝体倒伏。3-5 d后,菌丝体开始集中、大量扭结并形成子实体原基,或有白色小菇蕾出现。当菇蕾长至直径2 cm时,减少喷水或轻喷水。大球盖菇适宜出菇温度在12 ℃-25 ℃之间,在采收前2-3 d不能向畦床和子实体喷水。
3. 采收与加工
当大球盖菇子实体长至四、五分熟,菌盖呈钟形未反卷,菌褶呈灰白色,表层菌膜未破裂、未开伞时为采收最佳期。优质大球盖菇菌盖直径6-8 cm,菌盖黑红灰色,未开伞,菌柄白色。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下部轻轻扭动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穴及时填补细土,以利大球盖菇菌丝体恢复生长和再次出菇。大球盖菇除鲜销外,也可冷藏保鲜,或进行脱水干制,或进行罐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