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菌种的作用相当于农作物的种子,其质量影响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关系到亿万菇农的切身利益。
羊肚菌原种可在当年的9~10月份生产,原种在20~30d满瓶后,立即生产栽培种,栽培种在10~11月底必须满瓶。以保证栽培后发菌1个月,赶上最佳出菇期出菇。
一、培养基配方及处理:
配方1:小麦95%,稻壳3%,石膏1%,碳酸钙1%
配方2: 棉籽壳90%,木屑8%,碳酸钙2%;
小麦:将准备好的小麦,提前用10-20℃左右的冷水浸泡24小时,或直接煮熟,煮熟的麦粒需检查无白心。
稻壳:用清水或1%的石灰水浸泡24h,沥干水备用。
同时可以适当添加木屑、玉米粉、麸皮等营养物质,将培养基预湿处理后,混合均匀,使含水量达65%,适量添加石膏、石灰调节ph值6.5~7.5,即可装瓶。
装瓶要求松紧一致,装至瓶肩为宜,再将表面压平,洗去瓶壁外沾染的培养基,塞上棉塞后再用塑料薄膜封口即可。
二、灭菌:
高压灭菌在1.5磅压力下维持1小时,常压灭菌在100°C保持4一6小时。注意灭菌时间不能过长或压力过高,否则会破坏其中养分。
三、接种与培养:
接种箱烟熏消毒后,洗手洗器具一遍,在无菌环境中可以接种。
灭菌后需冷却至18℃以下方可进行接种。一支母种可接5-10瓶原种,一瓶原种可接50-100袋栽培种。
注意事项
灭菌温度,菌种的制作过程中,原种一定要高压灭菌,原种扩繁范围广、数量多,一旦携带杂菌,波及范围广,损失惨重。尽量高压灭菌,灭菌更彻底,效果更好。
接完种的菌种,及时转移至发菌室进行发菌。发菌室要求洁净,控温控湿,避光,具有可控的通风口,层架式为宜。
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初始培养温度可按20-22℃进行,当菌种萌发长至2~3 cm直径大小的菌落时,降低1-2℃,严禁避免温度超过25℃引起的烧菌或菌种退化。通常情况下,菌丝到一半面积时,继续降温1-2℃,直至菌种发满。
发菌中期,注意每天清晨进行培养室通风换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整个培养过程中,空气湿度保持55%-65%,避免湿度过大,引起杂菌滋生。
在培养期间尽量避免强光刺激,菌龄要求不超过60天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