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菌期管理。从播种覆盖薄膜到出菇前称之发菌期,此时系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量使菌丝迅速发足发好,及早长满培养料,不使杂菌害虫污染。秋栽平发菌期的管理任务是,保湿,防止高温烧菌,结合检查病虫,通风换气。
床面覆盖薄膜草帘后,菌丝在料内很快定植、伸展、向深层发展。一般在播种后7—10天,要逐床揭膜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菌种生长发育进度,结合通风换气一次。待到20天左右菌丝已封面,再检查一次。若发现有病虫危害,要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现有不同颜色的杂菌,要辨明杂菌由料面向料内生长,还是由料内向料外扩展。若料面杂菌侵袭不深,可用3%的甲醛或5%的石炭酸擦去杂菌,或用生石灰将有杂菌的地方封盖起来(封盖区一定要大于病区),均能达到抑制杂菌扩展的目的。并对出菇无明显的影响。若杂菌是从料内向外扩展,一般数量较大危害凶,处理难,多半是原料带菌造成,应引起重视。可用0.6—0.8%的多菌灵药液或0.1%的高锰酸钾药液浇灌病区,可以抑制杂菌的扩展。或将有杂菌的一部分料,用消毒过的工具挖去,再补上新料。挖除杂菌时,严格注意防止再扩散污染其它培养料。若发现菌丝不发,是因高温影响,应加厚膜上草帘防高温。若废气重影响发菌,要及时通风排除废气。重新补种应及时。
一般播种20天菌丝封面后,杂菌感染机率就少了。这时在正常的条件下,不必去揭膜通风换气或浇水。因平菇菌丝能耐受较高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防止其它微生物入侵危害。有些管理人员怕二氧化碳浓度高对菌丝有害,每天掀动海膜1—2次通风换气,结果杂菌污染严重,损失很大。因此,群众在总结经验时说:平菇生产,在菌丝生长阶段管理上“懒”一点比“勤”一点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管理。
发菌期间料中有时发现害虫,常见的以螨类、菌蛆为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繁殖快,危害菌丝凶,影响产量大,如不及时除去,极易造成绝产。要查明是局部发生,还是全部发生,通常局部发生较多。可用1%的糖醋溶液诱捕,将糖醋水喷在薄膜或纱布上,将喷糖醋水一面盖在有虫区,菌螨、菌蛆就会大量集中在薄膜上,此时可将薄膜移出烧毁或以药液浸杀。或者用纱布浸糖醋液,铺在虫区料面纱布上再用麦麸拌糖,诱捕害虫,实践效果较好。食用菌生产中,应注意不能随意用农药,因为食用菌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快,农药易转入子实体,造成对人的危害。
菇期管理
①架起薄膜。当菌丝发到料底,底部料中已形成菌丝束,料面菌丝吐小黄水珠时,菌丝体已成熟,子实体很快就要形成。这时要增加散射光,延长光照时间,特别是人防地道要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的强度,用光刺激子实体的发生。在管理上加大昼夜温差,保持较高的湿润环境,子实体很快就形成。待到有60%以上床面有小菇蕾时,即可架起薄膜,转入菇期管理。若床面有少量菇蕾或未见菇时,过早地架起薄膜,虽然能早出菇,但是出菇不齐,影响产量。
②子实体发育阶段。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一般要经过桑椹期(原基期)、珊瑚期、幼菇期、成熟前期、成熟中期、成熟后期六个阶段。平菇是原基多发性菌类,但从原基转化成菇,转化率不高,一般不到30%。因此,如何提高成菇率,是我们裁栽培管理技术的新课题,有待共同研究摸索。
③提高成菇率。平菇高产管理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成菇率。最关键的时期,是珊瑚期向幼菇期转化,因为平菇在桑椹期大量发生,从桑椹期转到珊瑚期还比较多,但真正从珊瑚转化成幼菇,则比例很低。因此,这个时期管理得好,发育成菇的比例就高,当潮菇产量就高。珊瑚期两极分化最明显,发育好的珊瑚状的顶端膨大,发育成菌盖,珊瑚状的下部长粗,变成菌柄,进入幼菇期,色泽由白色转成深灰色;发育差的,由于养分不足和其它各种原因中途夭折,萎缩枯死或隐去。因此,我们在这时期的管理措施,是保持稳定的湿润环境、提高昼夜温差、增加散射光照、增加通风等,促使它多向幼菇转化。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幼菇以前禁止喷水,特别是珊瑚状时喷水,会因湿度过大影响养分的吸收,易水肿,发黄、发软而死去忌高温,除高温品种外,一般子实体经不起23℃以上的高温,要枯死。避免干燥,因干燥易失水而不利于养分转化。切忌大风吹刮,大风吹刮会使幼菇的菌盖边上生长点失水过多,易萎缩死亡。
防止农药熏触,因为幼菇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发生农药中毒致死。特别是平菇对敌敌畏特别敏感,要特别注意。严防直射光线照射,易灼伤菌盖,影响生长。在珊瑚期、幼菇期管理上重视了以上六个方面,产量可明显提高。
④合理用水。随着幼菇生长发育,颜色转为深灰色,菌盖已达1厘米以上,进入膨大期,子实体的需水量明显增加,这时要适当增加喷水量,增加通风量,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生长。幼菇到成熟前,重点的管理措施是喷水、通风、防高温。喷水应掌握勤、细、轻、匀的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若空气湿度太低,在70%以下,则已形成的幼菇也要干枯死亡或停止生长。若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再遇高温,则菌盖上易生小菇蕾,影响品质,而且极易腐烂,造成其它病害。要合理地处理好保湿、保温、通风换气三者间的关系。
菇期管理中如何用好水,用促控结合来促进菇成潮生长,是一个夺取高产十分重要的措施。当第一潮菇收获后,让料面露干4—5天,再喷一次重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8%左右,平盖薄膜,保持湿润,摧蕾萌发。待到有明显的子实体普遍可见时,再架起薄膜,转入菇期管理。这样干干湿湿、打打停停地交替管水方法,有控有促,有利于刺激子实体成批形成,产菇集中,管理方便,易获高产。在每潮菇开始收割时,割大留小,争取小菇长大。待到菇床尚余20—15%菇时,大小菇一次全部收光,这样做有利于下潮菇出得整齐,管理省力。同时,可以防止同龄小菇(老头菇)弹放孢子污染环境。但切忌在收割菇后,马上喷水,否则极易引起小菇黄、软、水肿死亡。
⑤追施营养液和激素。为了促进平菇子实体多长、长大,各地进行了喷施各种营养液和激素的试验研究,有些成本低,增产效果很好,应加以推广。(来源:百度 出去转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