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栗树花谢,雨季来临的时候,就有一种大型真菌从个别栗树底下长出来,3~5天就长成像卷心菜大小、灰白色的子实体。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栗蘑(即灰树花、莲心菌、贝叶多孔菌)。栗蘑香气诱人,味如鸡丝,脆如玉兰,堪称美味佳肴。
野生栗蘑发生在6月底到8月底,以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最多。这时正是气温最高,雨水最多的季节,降雨早,雨水多的年份栗蘑发生早,数量多。栗蘑有地下菌核,菌核呈卵圆形(7~10毫米×12~20毫米),距地表3~5厘米。从着生栗蘑的树根到菌核有管状菌索,直径3~7毫米,长3~12厘米,菌索白色至灰白色,质脆、易折断。栗蘑适着生于沙壤土,pH6~6.2,含水量55%~70%,腐殖质较多,并混有米粒或玉米粒大小的石子的地方。地表长有乌拉草,并有较多谢落的栗树花。且多长在栗树的阴面。栗蘑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90%~100%,pH5.5~6.5。菌丝体可在黑暗处生长,但子实体必须在散光和通风较好的条件下生长。
栗蘑子实体呈莲花形,高10~17厘米,宽12~25厘米,个别的可达40~60厘米;子实体幼嫩时呈乳白至灰白色,成熟后变为灰至淡褐色。菌柄呈菜花样分枝;菌盖扇形,宽1.5~5厘米,厚1~2.5毫米,肉质,边缘薄而稍稍向内卷,十几枚至几十枚重叠丛生;孢子无色,椭圆形;菌丝树枝状,有横隔。
一、母种培养基
有3种培养基适合栗蘑菌丝生长:①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配方中加5%的麸皮。②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配方中加5%的栗花。③高粱50克,小米50克,绿豆50克,琼脂20克,水1升(先将高粱、小米、绿豆煮沸20分钟,然后取汁加糖和琼脂,待全溶后装入试管,灭菌备用)。栗蘑菌丝体在上述3种培养基中,在25~28℃时,10~12天可长满试管斜面,并且菌丝浓白粗壮。
二、液体原种制备
(一)配方及制作:阔叶树锯木屑100克、麸皮50克、玉米面50克、糖10克、水1升,煮沸20分钟,过滤,取滤液,用500毫升瓶,每瓶装100~150毫升。经147.1千帕高压灭菌40分钟,冷却后接种。
(二)接种及培养:每瓶接入1平方厘米母种菌块后,放置25~28℃条件下培养。从接种后第二天起,每隔4~6小时振摇瓶子1次,每次摇半分钟左右,待瓶内培养液由清变浊以至粘稠,瓶壁上出现白色绒毛时即为成熟的菌种液(原种),一般从接种到菌种成熟需培养7~10天。
三、瓶栽
(一)培养料配方:
①锯木屑70%、麸皮20%、玉米面8%、石膏1%、过磷酸钙1%。
②棉籽壳60%、麸皮20%、高粱面8%、菜园土11%、石膏1%。
③酒糟60%、锯末20%、麸皮18%、石膏1%、过磷酸钙1%。
(二)装瓶及灭菌:石膏和过磷酸钙加水溶化后,其余料均首先干拌均匀,然后再与石膏和过磷酸钙的水溶液拌匀,含水量为55%~57%,pH6.5左右。每个750毫升的广口瓶装拌好的料450克,边装边压实,料面离瓶口4~5厘米,中间扎1个直径1.5厘米的孔,直到瓶底。把瓶口和瓶子外面沾的料洗净后,用双层牛皮纸和一层中间带孔(直径1.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经147.1千帕高压灭菌1小时,冷后接种。
(三)接种: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每瓶培养料,接人10毫升菌种液(原种),每瓶菌种液可接10~12瓶培养料。
(四)培养:①菌丝体培养阶段。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自然光线。接种后第三天可见到白色的菌丝,35天左右白色监丝长满整个瓶子,45天左右形成子实体原基。50~60天待子实体原基长到瓶口,并且表面由白色变成黑灰色时,即可把瓶盖揭掉,转入子
子实体培养阶段。②子实体培养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90%~100%,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具有较充足的散射光。一般10~15天内即可获得成熟的子实体。
四、采收和加工
栗蘑的子实体由灰白色逐渐变成浅褐色,且菌盖边缘稍稍内卷时,应及时采收,可用快刀从子实体基部割下来。栗蘑可以鲜食,也可以干食或制成罐头。干栗蘑可通过晾晒或烘烤获得。烘烤时初始温度应在45℃以下,待其半干后再升至60℃,直至彻底干燥。否则会严重影响栗蘑的色泽和质量,甚至失去其商品价值。(来源:NZCB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