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必看!栗蘑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0-12-07

      来源:迁西县食用菌研究所

    一、选地 
    露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是沙质土壤,有粗沙粒更好。为防止杂菌侵染,最好选新开的生地,地块土质过肥、过细、过黏都不适宜栽培栗蘑。 
    二、做畦 
    在选好的场地内,挖成东西走向的小畦,长2.5~3.0米、宽45或55厘米、深25~30厘米,畦的行间距80~100厘米。在畦四周筑成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土埂,以便挡水。深层土堆放一边作覆土用。畦做好后暴晒2~3天,病虫害少的场地也可边挖边埋菌块。栽培前1天,将畦灌1次大水,灌水多少视土壤墒情而定,土壤干旱和保墒能力差的土壤,应灌满畦为止,反之少灌一些。水渗后在畦内撒少许石灰(以地见白即可)。在石灰粉上再撒1层敌百虫粉防治地下害虫。 
    三、码放菌袋 
    完成上述工序后,回填土2厘米深左右,然后排放菌袋。栽植菌棒前,用4%的来苏水将栽植工具、菌棒外包装袋和操作工人双手消毒,然后用小刀划开菌棒外的包装袋并剥掉,按接种孔向上依次把菌棒排放在畦内,因菌棒长短不一,要以上表面平整为准。菌棒栽植完毕,用新土把菌棒之间的缝隙填实,并在菌棒表面覆1层1厘米厚的土层。 
    四、搭遮阴棚 
    栗蘑有靠帮生长的习性,在菌棒排放完毕后,要用塑料薄膜或0.5米宽的编织袋把畦帮包起来,注意薄膜不要压到菌棒,并在畦面上撒1层小石子,防止栗蘑出土后粘泥土。按畦床东西向插北高南低的架,覆上塑料薄膜和草帘,以调温、保湿、防风沙和防阳光直射。 
    五、生长期管理 
    根据栽培季节和出菇时间的不同,对温、湿、光、气四大要素的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出菇前管理 
    指菌块覆土后至原基出土之前这段时间。按规程排放好菌块后,早春一般10天内不能放大水。根据土质保水性能的不同,可每日或隔几日适当喷水,以保持地表不干燥。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即可,10天以后可适当增加喷水量,每天喷水1~2次,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70%~80%。在将要出菇现蕾前7~10天时,要进一步增加喷水量,使地表保持相当湿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其次,早春栽培气温低,可采用增温管理方法,增加局部地温,可促进早出菇。适当少量通风。
    2.出菇期管理 
    4月底以前脱袋栽培的,一般要到5月中下旬才能出菇,头潮菇朵大品质好。在6—7月脱袋栽培的,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但是第一潮菇产量较低。有的第七天就可出菇,是袋內原基直接生长形成的,朵形较小。一般经过25~85天就可出菇,出菇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另外与覆土的厚薄、畦的深度有关。温度高、覆土薄、畦浅出菇早,相反出菇则晚。
    3.原基形成后管理 
    原基形成后要增加畦内湿度,加强通风,增强光照和适当调控温度,创造栗蘑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1)增加湿度。出菇时菌块的含水量为65%~70%,畦内空气湿度要升到85%~95%,每天向畦内喷3~4次水,喷水的次数和水量视天气和菇棚情况而定,一般晴天多喷水,阴雨天少喷水甚至不喷水。大风天气多喷水,无风天气少喷水。保湿好的菇棚少喷水,保湿差的菇棚勤喷水。温度低时少喷水,温度高时多喷水,保持菇棚湿度。原基刚形成至分化前,不能直接向原基上浇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可用喷雾器喷水或向原基周围洒水增加湿度,这个阶段一般需要3~5天。栗蘑分化以后,每天可浇1次水,让水从畦的一端刚流到另一端即可,注意不要积水,更不要淹没栗蘑,浇水时不要激起泥沙。对保湿能力差的棚或空气特别干燥时(如遇干热风)可在畦内挂上湿麻袋或湿草把等增加湿度,以抵御干热风的袭击。采菇前1~2天,不要直接向菇体上淋水,只能向周围洒水,以保证其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商品的价值。菌袋含水量低于40%或空气湿度长期小于50%时,原基不能长出地面,形成角质化的黄色硬块。原基上的水珠如多次被水冲掉,则原基不再分化或从四周再形成新原基发育成畸形菇。 
    (2)通风透气。原基形成以后对氧气需求量增加,因此要加大通风量,减少畦内二氧化碳含量。通风和保湿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该矛盾,需结合水分管理进行通风,通风一般选在无风天的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在喷水的间隙将北侧薄膜掀起,通风0.5~1.0小时,通风时要用水淋湿栗蘑,对刚形成的原基要避开通风口,在其他部位进行通风。除定时通风外,在棚的两端要留有永久性的通风口,在干旱季节,通风口要用湿草把遮上,使畦内既透气又保湿。通风不良会影响粟蘑分化,轻者形成空心菇,即蘑菇中央的分枝不分化,不能形成菌盖,只是四周分化形成菌盖。重者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抑制分化,严重的还会造成栗蘑溃烂死亡。 
    (3)适当光照。原基形成不需要光,但原基形成以后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因此在畦的南面要加盖草帘,使阳光不能直射畦内,散射光从阴面塑料膜射入。光照强,栗蘑菌盖颜色深、香味浓。 
    (4)适宜控温。栗蘑从出现原基至采菇的时间随温度高低而异,如气温16~24℃,一般在18~25天采菇;如气温18~26℃,一般在15~20天采菇;如气温22~30℃,一般在12~16天采菇。在栗蘑菇体发育期,畦内温度超过25℃时,就要通过加厚遮阴物、喷水和通风等措施降温,当畦内温度在30℃以上时就很难形成原基。 
    六、主要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栗蘑腐烂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木霉、青霉、毛霉或根霉、红色脉孢霉等真菌感染。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是栗蘑细菌性腐烂病。 
    2.主要虫害 
    跳虫又名烟灰虫,通常群集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使其生长受阻。栽培环境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条件下易发生。遥血线虫主要危害幼小菇蕾,使菇体生长停止、黄萎或腐烂。蛆危害成熟菇体,钻入菇体内取食。蛞蝓和鼠妇主要危害栗蘑子实体,将菇体蚕食成缺刻状,影响商品质量。 
    3.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选择新鲜、洁净、无虫、无霉、无变质的培养料,用前露天暴晒3~4天,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生产中严格无菌操作,调节好温度、湿度,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和湿润。培养场地应选在卫生、水电、通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畜禽舍和垃圾场。 
    (2)化学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建议使用低毒农药或生物制剂,注意施药浓度、方法和时间,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要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的抗药性,提高防效。每潮菇最多使用两次药,采菇期前10天以内禁止施药。防治木霉、青霉等真菌感染,可选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人工去除污染组织后,喷洒染病部位。防治栗蘑腐烂病,可选用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喷洒患处。防治栗蘑害虫,可选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于栽培畦的表面及周边环境,可起到预防和杀灭害虫的作用。 
    七、适时采摘 
    当菌柄和伞盖背面刚出现多孔现象,伞盖周边发黄或发黑时,应及时采收。采收后,畦内2~3天内不要浇水。让菌丝恢复生长。3天后喷1次重水,继续按出菇前的方法管理,隔15~30天出下一潮菇。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栗蘑出菇前及出菇期的栽培管理要点

    出菇前管理,是指菌块覆土后至原基出土之前这段时间。按...

    2024-03-28 11:54:31

    栗蘑采后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适时采收栗蘑采收标准不严格,从原基出现到采摘一般18--2...

    2023-03-17 16:08:11

    栗蘑采后管理指导意见

    栗蘑为特色食用菌品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含量低...

    2022-07-20 15:25:52

    栗蘑双棚种植技术

    栗蘑栽培的方式较多,今天介绍采用遮阳网搭建成大荫棚,...

    2021-06-08 16:24:42

    北京市林下大球盖菇、栗蘑近期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北京市2019年秋播林下大球盖菇进入出菇期、春播进...

    2020-05-08 08:56:47

    栗蘑如何进行种植与养护?

    栗蘑如何进行种植与养护?

    每当栗树花谢,雨季来临的时候,就有一种大型真菌从个...

    2019-06-28 16:13:15

    栗蘑栽培技术

    栗蘑栽培技术

    栗蘑学名灰树花,原产于深山野外,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其外...

    2018-04-27 15:33:49

    应用烘干设备可提高栗蘑附加值

    北京海疆栗蘑产销合作社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专门生产栗蘑...

    2017-08-15 15:17:42

    栗树行间种植栗蘑技术

    近年来,河北省遵化市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栗树行...

    2016-10-20 14:30:33

    栗蘑栽培技术

    培养料配方  (1)稻草78%,麦麸10%,米糠5%,玉米面5%...

    2016-01-07 14:30:56

    夏季平菇栽培、出菇管理及打孔通气增氧要点

    通常用堆码立墙栽培。出菇时,挽起两端菌袋,晚间定期通...

    2025-08-06 17:02:44

    竹荪仿野生栽培——采收与加工

    1. 采收一般从播种至采收需75d~90d;整个采收周期为80d...

    2025-08-05 14:20:32

    红托竹荪栽培管理的三点改进措施

    红托竹荪存在产量低、出菇不均匀、小菇容易死菇等问题,...

    2025-07-24 16:33:16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夏季栽培平菇,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坏料?

    1. 巧加石灰栽培平菇一般用玉米芯,且经过发酵后使用,但...

    2025-07-10 15:25:32

    竹荪仿野生栽培——种植地管理

    1. 菌丝生长期管理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2025-07-10 15:14:10

    竹荪仿野生栽培——场地要求及原料要求

    1. 宜选择交通方便、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

    2025-07-03 15:07:15

    夏季平菇栽培:设施要求及拌料、发酵、装袋、发菌要点

    夏季栽培平菇的设施应以降温为主,需搭建专用的遮阳棚,...

    2025-07-01 13:40:46

    夏季平菇栽培、出菇管理及打孔通气增氧要点

    通常用堆码立墙栽培。出菇时,挽起两端菌袋,晚间定期通...

    2025-08-06 17:02:44

    红托竹荪栽培管理的三点改进措施

    红托竹荪存在产量低、出菇不均匀、小菇容易死菇等问题,...

    2025-07-24 16:33:16

    香菇上架出菇阶段的管理要点

    香菇种植过程中,上架出菇是一个关键阶段,需要特别注意...

    2025-07-21 15:31:07

    果蔬间套种平菇的出菇管理要点

    一、菌棒就地排放出菇1. 整理床面和排菌棒首先,栽培床面...

    2025-07-17 14:13:50

    高海拔地区夏季出菇菌棒管理

    1. 促进降温增加菇棚遮阴设施,有降温设施的菇棚高温时段...

    2025-07-16 16:37:07

    竹荪仿野生栽培——种植地管理

    1. 菌丝生长期管理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2025-07-10 15:14:10

    高温天气香菇生产防范与管理要点

    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危害贯穿菌丝生长到出菇全周期,核...

    2025-07-03 14:42:59

    高温天气黑木耳栽培管理意见

    1. 出耳阶段高温减灾措施应充分利用黑木耳干干湿湿、干湿...

    2025-06-28 10:50:26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黑皮鸡枞菌发菌培养技术

    1. 培养室消毒。培养场所使用前3天应进行空间消毒,彻底...

    2025-07-29 15:16:15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绣球菌“闽绣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闽绣1号菌丝体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呈绣球状,直径...

    2025-06-27 11:59:05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