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止菌种混杂,保证菌种的纯培养
要保持优良菌种遗传足够的稳定性,应加强品种隔离,在菌种转管工作中尽量防止和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保证菌种的纯培养;不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菌种,不要用同一食用菌种类的不同菌株混合。
2. 控制菌种传代次数,保证菌种活力
微生物都存在自发突变,而这种突变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或表现出来的,应尽量减少菌种传代次数,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菌种自发突变的概率,降低菌种发生衰退的机会。菌种传代次数越多,繁殖越频繁,产生突变的概率就越高,生产中菌种的移接代数不能超过5代,应严格控制,避免病毒杂菌或杂菌污染。及时淘汰病毒粒子含量大、受到严重影响的菌丝体及子实体。
3. 做好菌种保藏,延缓菌种退化速度
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能确保菌种长期保持原有优良性状,延缓、遏制菌种老化和变异的速度。适当低温保存菌种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在16℃下保存,低温型菌种在4℃保存。应采取短期、中期和长期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保存菌种。根据不同的要求,低温保藏期间菌种应每隔2到3个月移接一次。
4. 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促进菌种健壮生长
菌种的生长繁殖是否良好受外界条件(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等影响较大。条件适宜,菌种生长良好,条件不适宜,则会引起菌种的退化。要给菌种创造生长的良好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适宜的菌种培养基能使菌种生长健壮,营养过于丰富和不足对菌种生长均不利;适当调整、更换培养基,对因营养基质不适而衰退的菌种,有一定的复壮作用;在高温夏季,给培养基加入适量的维生素E有延缓细胞衰老作用。
5. 定期分离菌种,保持菌种优良性状
生产上无性繁殖可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而反复进行无性繁殖会使菌种的优良性状不断衰退;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具有丰富的遗传特性,以组织分离(无性繁殖)来巩固优良菌株的遗传特性,以孢子分离(有性繁殖)来发现优良菌株,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计划的交替使用,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可使衰退品种得到恢复,是防止菌种衰退的有效方法。孢子分离3年进行一次,组织分离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新分离的菌种必须符合要求才能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