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平菇种植可能出现不出菇、产量不稳定等问题,主要原因首先是种植时间安排不当,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其次是品种欠佳、管理方法不够科学。今日小编重点介绍一下平菇不能顺利出菇的原因。
平菇不出菇,逃脱不了以下这几点原因:
1、菌种不合格;
2、培养基PH值过高(主要是因为白灰添加过量造成的);
3、配方比例错误或过量添加了防虫剂或者药物;
4、碳氮比过低(营养料添加过多,碳氮比过低,高营养的配比导致菌丝营养生长时间过长,不利于过渡到生殖生长);
5、出菇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湿度偏小等极端环境都能导致不出菇;
平菇出菇期需较大湿度,湿度需控制在80%以上,但湿度不能过大,菇棚不能长时间处于流滴状态,否则容易出现“黄菇”。在生产中,可通过灌水、喷水等方式保湿。平菇出菇期通风需与温、湿度调节相结合,在保证一定温度的前提下进行通风,以增加平菇所需氧气量。一般菇棚内温度在5℃~8℃时,敞开一定的通风口即可;温度在2℃~3℃时,需将通风口全部关闭。
另外,疏蕾工作也非常重要。选留长势旺、发育快的菇蕾作为培育对象,其余一些小菇蕾可提前疏除,以防过多消耗营养。
6、未进行空气刺激:需关闭门窗或盖膜,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每次半小时。
7、未进行覆土加压刺激:在菇床或菌袋上压瓦块或木板、砖头。菇床栽培覆盖1~1.5厘米厚的土粒,既防杂菌又能使保湿催菇效果更好。
最后,在平菇栽培中,只要菌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即可确保平菇顺利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