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福建等地借鉴袋栽银耳的方法,采取香菇脱袋野外栽培的新工艺,取得很好的效果,是香菇栽培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新的飞跃。
这种栽培方式的一个特点是无需挖瓶压块,简化了工艺,节省了劳力,减少了污染机会,提高了生物效率;另一个特点是不需菇房,可利用空地或休闲田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
现将具体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1、制棒发菌
(1)配方:常用的配方为硬杂不屑78%、麸皮(或米糠)20%、糖1%、石膏1%或者棉籽壳(或玉米芯 甘蔗渣)78%、麸皮(或米糠)15-20%、石膏l-2%、糖1%、尿素0.4%、过磷酸钙 0.6%。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0%,pH值5.5-6。
(2)装袋、灭菌:塑料袋一般采用低压聚乙烯,规格60×15厘米、厚5-6丝,每袋约装干料750克。装袋时一定要装实。小量栽培,可采取手工边装料进用木棒压料;大面积栽培,可用装袋机装袋。装袋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灭菌一般采用常压,升至100℃后保持10-12小时。
(3)接种、发菌:待袋温降至30℃后,按无菌操作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接种前要先用70%浓度的酒精擦试培养袋,接种方法,用消过毒的象空心钻头一样的打孔器在袋面打5个孔(穴),一边3个,一边2个,等距离排列,孔径1.2-1.5厘米,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菌种迅速接入穴内,在穴口贴上3.5厘米见方的胶布,每瓶菌种(750克)可接80-100穴。
接种后的菌棒立即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清洁卫生,事先应用甲醛或硫磺熏蒸消毒。接菌后的培养袋在22℃―25℃的温度下培养菌丝,在培养室里五天内不要搬动,以减少污染。培养5天以后将菌棒以上架培养或井字形或三角形排叠,从地面开端,叠8―12层,每层4袋。每隔5―6天翻叠一次,上下调动一次,既通风透气,又便于检查。
20―25天左右,在两个穴洞之间的菌丝相距2厘米时,就要把其中一个洞的胶布扯开,让它透气,增进菌丝生长。每棒每次只揭1-2穴,以免袋温升高大快。从接菌开端,经过50―60天的培养,等看到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至15天,在塑料袋播穴之间接壤外涌现好多散开的原基、局部出现褐色,这样,说明菌丝已经生理成熟,这时,能够将菌袋搬出室外进行脱袋排场了。
2、室外排场
可选择通风、水源充足的空地或收割后的稻田作菇场。菇场应事先消毒灭虫,稻田要提前排水烤田,然后开沟作畦。畦面呈龟背形,似利排水。畦面搭简易棚架,棚高约2米,棚顶及周围铺稻草、芦苇等,便成三分阳七分阴的菇场。在菇场每隔2.5米打入一根50厘米长的木桩,入土20-25厘米,木桩间用木棍或细竹联结成竹架,每格约20厘米,以便排放菌棒。然后用长竹片成拱形架于畦上,上盖薄膜。
将脱袋的菌棒与畦面成70-80度夹角排靠于竹架上,每排8-9袋,每袋间距5-10厘米。排好一畦后应立即用洁净的薄膜罩上,畦上菇棚应及时用稻草、芦苇或薄膜围好,以便保温保湿。
3、脱袋后的管理
脱袋后3-5天内无需掀动薄膜,5天后逐渐加大通风,每日掀开薄膜2-3次,每次20-30分钟,以后逐步增加。脱袋后,由于菌棒新陈代谢加快,会吐出大量黄水,这是原基即将形成的标志。黄水过多,对菌丝生长不利,且菌皮增厚,可结合揭膜通风进行喷水,以减少黄水。喷水方法:先轻度喷雾一次,让菌棒吸收水分,待大量黄水吐出后,再用水冲洗两次,并通风至菌棒表面稍干,然后盖好薄膜。若发现杂菌污染菌棒,可用石灰水或0.2%的多菌灵擦洗清除。
脱袋后15-20天,菌丝倒伏转色后,要根据香菇变温结实的特性,人为地制造冷热和干湿刺激,以促使菇蕾形成。具体做法:白天将薄膜盖紧,让菇床升温,夜间打开薄膜,使床温急剧下降,拉大昼夜温差。这样连续3-4夭,菌丝便会互相交织出现原基,并进一步形成菇蕾。
小菇蕾形成后,棚架内每日喷雾1-2次,以保持空间相对湿度85-95%。头批菇采收后,增加通风,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7-10天后,采收老菇的部位开始发白,说明菌丝已经恢复。然后再进行温差、干湿刺激,促第二批原基形成。当第二批菇蕾直径长至2厘米以上时开始喷水,每日l-2次,直至采收。
2-3批菇以后,菌棒失水严重(35%以下),要进行浸水处理。在浸水时为加快菌棒吸水,可在菌棒上打一些小洞,一般浸水12小时,使菌棒含水量与装袋时的重量相当为止。浸水后,菌棒仍排于菇架上,盖紧薄膜进行出菇管理。
浸水的原则是宁少勿多,吸水过多易造成菌棒腐烂。浸水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寒流来临之前,如在水中加入0.01%柠檬酸或0.1%过磷酸钙,则浸水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