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猴头1号”原始资源来自河南省宝天曼山区的野生猴头菇,初始栽种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菌株分离、驯化筛选、扩繁选育,又经过多点区域试验、示范推广、DUS测试、专家鉴评、资料审核等程序,历时4年培育而成。该品种抗杂性和适应性强,在山区、平原皆可栽培,品质好、产量高,为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找到了新的路径。
生物学特性
子实体乳白色,多头,肉质柔软,菌刺细长;基部略窄,上部膨大,直径10~14厘米,长7~9厘米,宽3~5厘米;单朵重110克;三茬菇生物学效率近80%;菌丝生长温度3℃~30℃,致死温度40℃,现蕾温度15℃~30℃,最适宜出菇温度15℃~22℃。
基础配方
木屑30%,玉米芯30%,棉籽壳28%,麸皮10%,碳酸钙2%。41天长满菌袋,长满后15℃~20℃培养2~8天现蕾,三茬菇生物学效率80%左右。
栽培方式
熟料袋栽或瓶栽,菌袋规格18厘米×38厘米×0.005厘米,塑料瓶规格1100毫升聚丙烯塑料瓶。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瓶)后,15℃~20℃培养5天,移至出菇大棚,保持室内温度15℃~25℃、湿度85%~95%,4天左右开始现蕾,现蕾后保持菇房内湿度60%~80%、温度15℃~22℃、光照150~200lux、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以下。
出菇特性
现蕾集中、整齐一致。抗病性未出现细菌病害,抗杂性无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