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梅雨季食用菌生产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5-06-19

      来源:浙江省食用菌协会

    1. 加强通风换气(重中之重)
     
    原则:在保证菇棚内温度不大幅波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通风。宁可湿度稍低,不可通风不良。
     
    方法:
     
    利用早晚低温时段:清晨和傍晚外界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低时,加大通风量,进行彻底换气。
     
    间歇式通风:白天高温时段,避免一次性长时间大风量通风导致温度骤升。可采用小风量、间歇式通风(如开风机10-15分钟,停30-45分钟),或开背风面/底部的通风口。
     
    强制通风:安装大功率的排风扇(最好配合湿帘降温)或环流风机,促进棚内空气均匀流动,避免死角。确保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合理,形成对流。
     
    通风与喷水结合:通风时配合地面、墙壁、空间喷雾(雾化要好),利用水分蒸发降温,同时补充因通风损失的湿度。
     
    2. 严格控湿
     
    减少喷水频率和水量:梅雨季空气湿度本身很高(常在90%以上),应大幅减少甚至停止向菇床/菌棒直接喷水。主要依靠环境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需求。
     
    地面控水:保持菇房(棚)地面清洁干燥。可在走道撒生石灰粉或铺干稻草、木屑等吸湿材料。清理排水沟,确保不积水。
     
    覆盖物管理:如使用地膜、无纺布等覆盖保湿,在高温高湿天要适时掀开,增加透气性。
     
    使用除湿设备:在条件允许的设施化菇房,开启除湿机是有效手段。
     
    3. 积极降温
     
    遮阳降温:检查并加固遮阳网,确保遮阳率达标(通常需要70%-90%)。可采用双层遮阳网(内层黑色,外层银灰色反光)效果更好。棚顶可喷淋降温涂料(利凉)或覆盖稻草等隔热材料。
     
    喷淋降温:在棚顶安装微喷或喷雾系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注意通风配合,否则加剧闷湿)。可在通风口处配合湿帘降温系统。
     
    空间喷雾: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向空中喷雾(细雾),利用蒸发降温。
     
    设施降温:对于工厂化或高价值品种,使用冷风机、空调等设备降温是最可靠的方法。
     
    错时管理:尽量在早晚较凉爽时段进行棚内操作。
     
    4. 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预防为主)
     
    环境清洁:及时清除菇房内外的杂草、垃圾、污水、废料。病菇、烂菇、污染菌袋必须立即清除,并远离菇棚深埋或焚烧处理。操作工具、工作服勤消毒。
     
    物理防治:菇棚所有通风口、门窗必须安装60目以上的防虫网,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菇蚊、菇蝇、蓟马等成虫。棚内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
     
    生物防治:可酌情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幼虫,球孢白僵菌防治鞘翅目、双翅目害虫等。
     
    化学防治(谨慎使用):
     
    仅在必要时、早期、精准使用。严格选择国家登记允许在食用菌上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菇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咪鲜胺、百菌清、春雷霉素等杀菌剂)。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采收时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避免在子实体上直接喷药,尽量在采菇后或出菇前对空间、地面、墙壁进行环境消毒和预防性处理。
     
    菌种和基质:使用无病虫、活力强的优质菌种。培养料灭菌要彻底,含水量适中(宁干勿湿)。
     
    5. 科学管理出菇
     
    疏蕾控量:对于易出丛生菇的品种(如平菇),适当疏蕾,减少单丛菇蕾数量,保证个体生长空间和营养,降低烂菇风险。
     
    适时采收:密切关注子实体生长情况,适当提前采收。尤其在高温下,子实体成熟快,一旦达到商品标准(如菌盖未完全展开、边缘内卷)立即采收,避免开伞、变软、感病。
     
    采后处理: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残留的菇脚、碎片。采下的鲜菇及时分级、预冷(非常重要)、包装或进入冷库,尽快销售或加工(烘干、冷藏)。梅雨季鲜菇极易腐烂变质。
     
    6. 菌丝培养期管理
     
    疏散菌袋或瓶:降低堆放密度,增加散热空间,避免“烧菌”。
     
    加强发菌场所通风:同样遵循“宁干勿湿、加强通风”原则。
     
    控制温度:尽量将发菌场所温度控制在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必要时使用空调、冷风机或转移到阴凉山洞、地下室等场所。
     
    勤检查、早处理:发现污染菌袋(瓶)立即隔离清除,防止交叉感染。
     
    梅雨季节管理的关键词是“通风!通风!再通风!”,同时辅以降温、控湿。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做好环境清洁和物理隔离。对于出菇管理,适时早采、及时处理是保证品质、减少损失的重要环节。根据自身栽培设施条件(简易大棚、日光温室、工厂化菇房)和栽培品种(耐高温品种如鲍鱼菇、草菇、高温平菇相对有优势)的特点,灵活组合运用以上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克服梅雨季的不利影响,保障食用菌生产的稳定和效益。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食用菌冷库贮藏保鲜法有哪些优势?具体如何进行?

    食用菌贮藏温度一般为0-3℃,相对湿度为85-95%,氧气浓度...

    2025-07-15 15:34:47

    食用菌菌蛆的识别及防治

    菌蛆是危害食用菌的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总称,成虫人们通常...

    2025-07-15 15:10:21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生产应对强降雨的实用措施

    一、菇棚加固:可用木桩、毛竹、铁丝等进行菇棚加固,仔...

    2025-07-08 16:31:53

    暴雨洪涝灾害后的食用菌生产恢复措施

    一、菌棒泡水分类处理1. 轻度浸泡(积水时间<12小时,菌...

    2025-07-07 16:07:31

    夏季高温高湿,如何确保食用菌顺利生产?

    近期气温较高,食用菌生产要注意高温高湿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5-07-07 14:01:05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夏至时节,食用菌种植应注意这四件事

    1. 预防高温引起的烧菌合理安排发菌期和出菇期的菌棒堆叠...

    2025-06-24 15:26:10

    暴雨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一、暴雨对灵芝的危害暴雨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积水,淹没灵...

    2025-07-24 17:12:39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香菇生产热害防控建议

    1. 合理摆放菌棒越夏菌棒分地面摆放(地面立摆或井字形两...

    2025-07-17 11:39:43

    夏季恶劣天气过后灵芝生产恢复措施

    1. 现场清理灾害过后,及时清理种植区域的杂物、积水和受...

    2025-07-16 16:08:35

    灵芝生产应对暴雨的防范措施

    暴雨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积水,淹没灵芝培养料,使菌丝缺氧...

    2025-07-09 10:36:54

    食用菌生产应对强降雨的实用措施

    一、菇棚加固:可用木桩、毛竹、铁丝等进行菇棚加固,仔...

    2025-07-08 16:31:53

    暴雨洪涝灾害后的食用菌生产恢复措施

    一、菌棒泡水分类处理1. 轻度浸泡(积水时间<12小时,菌...

    2025-07-07 16:07:31

    夏季高温高湿,如何确保食用菌顺利生产?

    近期气温较高,食用菌生产要注意高温高湿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5-07-07 14:01:05

    高温天气香菇生产防范与管理要点

    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危害贯穿菌丝生长到出菇全周期,核...

    2025-07-03 14:42:59

    高温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1. 高温对灵芝的危害当温度持续高于30℃时,灵芝菌丝生长...

    2025-06-26 15:25:34

    红托竹荪栽培管理的三点改进措施

    红托竹荪存在产量低、出菇不均匀、小菇容易死菇等问题,...

    2025-07-24 16:33:16

    香菇上架出菇阶段的管理要点

    香菇种植过程中,上架出菇是一个关键阶段,需要特别注意...

    2025-07-21 15:31:07

    果蔬间套种平菇的出菇管理要点

    一、菌棒就地排放出菇1. 整理床面和排菌棒首先,栽培床面...

    2025-07-17 14:13:50

    高海拔地区夏季出菇菌棒管理

    1. 促进降温增加菇棚遮阴设施,有降温设施的菇棚高温时段...

    2025-07-16 16:37:07

    竹荪仿野生栽培——种植地管理

    1. 菌丝生长期管理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2025-07-10 15:14:10

    高温天气香菇生产防范与管理要点

    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危害贯穿菌丝生长到出菇全周期,核...

    2025-07-03 14:42:59

    高温天气黑木耳栽培管理意见

    1. 出耳阶段高温减灾措施应充分利用黑木耳干干湿湿、干湿...

    2025-06-28 10:50:26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栽培管理技术——育耳措施及中后期管理

    1. 育耳措施大棚的宽度易窄、袋与袋、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宜...

    2025-06-20 15:50:11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香菇上架出菇阶段的管理要点

    香菇种植过程中,上架出菇是一个关键阶段,需要特别注意...

    2025-07-21 15:31:07

    果蔬间套种平菇的出菇管理要点

    一、菌棒就地排放出菇1. 整理床面和排菌棒首先,栽培床面...

    2025-07-17 14:13:50

    高温天气香菇生产防范与管理要点

    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危害贯穿菌丝生长到出菇全周期,核...

    2025-07-03 14:42:59

    夏季平菇栽培:设施要求及拌料、发酵、装袋、发菌要点

    夏季栽培平菇的设施应以降温为主,需搭建专用的遮阳棚,...

    2025-07-01 13:40:46

    绣球菌“闽绣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闽绣1号菌丝体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呈绣球状,直径...

    2025-06-27 11:59:05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夏季毛木耳出耳管理要点

    1. 降温控温:强化遮阳(双层遮阳网/棚顶喷淋),确保棚...

    2025-06-18 14:46:49

    食用菌新品种“豫香2号”的栽培要点

    2021年8月6日,由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豫香2号经...

    2025-06-10 16:19:56

    地栽香菇有哪些技术管理要点?

    地栽香菇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北方夏秋高温季节不出鲜...

    2025-06-03 15:26:27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