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果蔬间套种食用菌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05

      来源:小菌菇娘

    一、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
     
    1. 明确制种期
     
    不同果树有其不同的休眠期,而不同的食用菌品种也有其不同生长规律,如何确定食用菌的生长期与果树休眠期的配套,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恰当地确定食用菌的制种日期,这是该项套种技术能够成功的关键。以葡萄套种平菇为例,一般栽培种制种日期选在8月中旬为宜。
     
    2. 菌袋规格
     
    长40cm、直径15--17cm、厚5丝,聚丙稀塑料袋。
     
    3. 菌种配方
     
    棉籽皮60%,树枝粉碎后的木屑20%,麸皮15%、玉米2%、石膏1%、石灰1%、糖1%、含水量达到60%。
     
    4. 菌种的质量要求
     
    菌丝洁白,没受高温影响,菌龄40天左右,菌丝以发到底后熟10天为宜,不能超菌龄。
     
    二、套种地准备工作
     
    1 .正确选用栽培床地
     
    以葡萄为例,一般葡萄采收结束后,9月下旬~11月下旬期间,叶片还比较旺盛生长,郁闭度在0.5~0.7之间,这时期葡萄架下有三分阳,7分阴的出菇环境。
     
    2. 床面及栽培操作沟的整理
     
    先是将零散的葡萄藤、叶统一按离地面高度1.5米吊在大棚架上,留出操作沟空间。按离葡萄树处向外80cm处,削平整地清除杂草,翻松土壤,整平床面,并在二边起口,便于在床面注足水分,增加土壤湿度。
     
    三、二种不同出菇方式
     
    1. 菌棒就地排放出菇
     
    (1)整理床面和排菌棒。
     
    首先,栽培床面要注足水分,要做到土壤细平,把已发菌到底,将要出菇的菌棒,直接垂直于床面方向堆放,一般每床放置一排、二顶头留足出菇空间以便出菇,菌棒可叠置3-4层,高度在30-40cm之间,同时再次注水使地面再次吸足水分,而且要迅速拆开菌袋两面封口,然后搭小环棚(高80cm、宽60cm),用绳固定后覆盖塑料薄膜,再用双层遮阳网覆盖,二头拉紧,二边压住薄膜,保持棚内90%空气湿度和弱光照的外部环境。
     
    (2)出菇管理:
     
    按平菇生长要求,首先使空气湿度达到90%,温度不能超过30℃,如当时外界气温较高,应做到棚内通风换气和减少遮阳网层,有少量光照为好,特别是中午,要撑起二边薄膜以通气降温。一般一个星期后,菌棒二头出菇并及时做好采收与销售工作。采收标准以平菇子实体平展但还没开伞为宜。一般采收后喷一潮水再出一潮菇。
     
    2. 菌棒埋土出菇技术
     
    (1)处置方法
     
    一般平菇菌棒出菇后,养分水分减少了,为提高平菇产量,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采用平菇棒埋土的方法。具体做法:一是把出过二潮后的菌棒,迅速剥去菌棒上的塑料袋和老菌皮,双排摆放在已掘土深度达10cm的床面上,注意菌棒间留空隙3-5cm,覆土厚度2-3cm,土壤粗细度在黄豆大小为宜;二是浇足水分,不让土壤板结,再用细竹竿均匀隔离薄膜与土壤,防粘结,让其有一个通气的空间,再覆盖薄膜,保持水分,小环棚上面再盖上塑料薄膜与遮阳网。
     
    (2)出菇管理技术
     
    由于菌棒埋土后,可以尽量吸足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的菌丝含量增加,水分恢复在满足了菌丝出菇的条件的微环境条件下,一星期后,出现了菇蕾,此时迅速去掉平铺的薄膜和竹竿,使小环棚内空气湿度在90%,温度在20-25℃之间,在微弱光照的刺激下,菌蕾迅速长大,达到采菇标准后,按潮次法管理,一潮菇后喷一潮水,一般可采收2-3潮,平菇生物学效率可达到200%。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果蔬间套种平菇的出菇管理要点

    一、菌棒就地排放出菇1. 整理床面和排菌棒首先,栽培床面...

    2025-07-17 14:13:50

    果蔬间如何套种食用菌?

    一、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1. 明确制种期不同果树有其不同的...

    2023-09-08 15:59:27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抗灾保产有妙招

    近日,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北部等食用菌...

    2025-07-29 15:24:31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食用菌冷库贮藏保鲜法有哪些优势?具体如何进行?

    食用菌贮藏温度一般为0-3℃,相对湿度为85-95%,氧气浓度...

    2025-07-15 15:34:47

    食用菌菌蛆的识别及防治

    菌蛆是危害食用菌的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总称,成虫人们通常...

    2025-07-15 15:10:21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生产应对强降雨的实用措施

    一、菇棚加固:可用木桩、毛竹、铁丝等进行菇棚加固,仔...

    2025-07-08 16:31:53

    暴雨洪涝灾害后的食用菌生产恢复措施

    一、菌棒泡水分类处理1. 轻度浸泡(积水时间<12小时,菌...

    2025-07-07 16:07:31

    夏季高温高湿,如何确保食用菌顺利生产?

    近期气温较高,食用菌生产要注意高温高湿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5-07-07 14:01:05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黑皮鸡枞菌发菌培养技术

    1. 培养室消毒。培养场所使用前3天应进行空间消毒,彻底...

    2025-07-29 15:16:15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绣球菌“闽绣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闽绣1号菌丝体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呈绣球状,直径...

    2025-06-27 11:59:05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