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双孢菇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15

      来源:吉山花瑶三农

    1. 生产环境选择
     
    生产区域要求地势平坦且排水条件良好, 同时必须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
     
    2. 菇棚建设
     
    菇棚建设规格为每个棚占地约 333.3㎡, 棚长30 m 、宽 9 m ,檐下高 3.5 m ,脊顶高 4.5 m 。 棚内可以按 5~6 层设置,菇床宽 1.2 m ,每层间隔 60 cm ,过道70 cm ,最低层离地不少于 25 cm。
     
    3. 原料处理
     
    3.1 原料配比
     
    按照比例配制原料,通用配方标准是按 100 ㎡来进行计算的。一般情况下, 100㎡ 需 3000 kg 麦秸、3000 kg 干牛粪、 120 kg 豆饼、 65 kg 碳酸钙、 85 kg 石膏、 60 kg 过磷酸钙、 35 kg 硫铵和 25 kg 尿素。
     
    3.2 发酵场地选择
     
    采用堆料方式进行原料发酵,选择地势平坦、宽敞、排水便利且接近水源和菇房的场地作发酵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佳。 如果是泥土地面,则应先筑成高畦并夯实,然后在周围挖出排水沟,并在料场的四角分别挖一大坑。 然后每 100 ㎡料堆的长、宽、高按照12.0 、 2.3 、1.5 m 的比例进行堆料。
     
    3.3 原料预处理
     
    3.3.1 草料预湿。一般情况下,草料应提前 2 d 用水浸泡,或采用边浇灌边翻的形式, 确保草料吸足水分。同时,每天早、晚在料堆上撒石灰,并用水淋湿,以起到消毒作用。
     
    3.3.2 粪料预堆。每年 6 — 7 月,将粪肥晒干后粉碎,以利于保存。 在建堆前 4 d 对干粪进行预湿处理,以手紧握后指间出现明显的水分为标准,将粉碎好的饼肥、湿粪充分混合建堆,加入杀虫剂并覆盖塑料膜。在堆料过程中,每隔 2 d 对料堆进行 1 次翻堆处理;在翻堆过程中,如发现害虫存在,则采用喷杀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杀灭。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对粪料可不进行预处理,但必须严格按要求建堆。
     
    3.4 建堆与发酵
     
    双孢菇能否高产,其关键在于料堆的发酵是否达到要求。因此,应控制好料堆发酵过程中的温度与水分,并把握翻堆时机与方法,以确保发酵质量符合要求 。水分控制原则:“一湿”,在草料预湿、建堆和第 1 次翻堆过程中, 确保料堆充分浸透水分;“二调”,二次翻堆时要做好水分调节,做到料堆湿度均匀;“三不动”,第 3 次翻堆时不要加水,避免料堆湿度过大。
     
    3.4.1 建堆。 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进行建堆,方向以南北向最佳。 堆料之前,先铺一层厚 30 cm 、宽2.5 m 的干草,然后再铺厚 5 cm 左右的粪,接着再铺一层草,如此一层草、一层粪地铺上去。 在铺设过程中,逐层浇水,下面几层应少浇水,上面几层则应多浇水,直至料堆周围有水溢出为止。从堆料第 4 层开始,加入 50% 尿素和 50% 石膏、硫铵的混合料,至第8 层为止。 最终的料堆共 10 层,约 1.6 m 高。 堆顶应做成龟背形,然后用草帘盖好,四边尽量保持垂直,并用薄膜围起来。如果下雨,要用薄膜盖顶,雨停后应立即撤除。在料堆中间可插入几根木棒,使料堆保持一定的通气性,在料堆建成后撤掉。 第 2 天开始测量料堆内 20 cm 以内的温度。如果建堆 2~3 d 后料堆内的温度达不到 65 ℃ ,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调整;如果堆内温度连续 2~3 d 都在 80 ℃ 左右, 要提前进行翻堆。
     
    3.4.2 第 1 次翻堆。 通常情况下,建堆后第 5~7 天,可进行第 1 次翻堆。翻堆前,先将四周浇湿,在翻堆过程中要逐层浇水,并保证料堆均匀抖松。和建堆要求一样,在第 4 层至第 8 层中,将 50% 尿素和 50%石膏、硫铵的混合料与石灰和碳酸钙的混合料按照1∶1混合后,逐层加入。第 1 次翻堆一定要浇足水,且翻堆、建堆过程要快,保障翻堆后第 2 天温度达到70 ℃ 。
     
    3.4.3 第 2 次翻堆。 第 2 次翻堆时间与第 1 次翻堆以间隔 4~5 d 为宜。在第 2 次翻堆过程中,要做好水分控制,切忌浇水量过多。与第 1 次翻堆一样,将石灰、碳酸钙、过磷酸钙混合料采用同样的方法添加到料堆中。
     
    3.4.4 第 3 次翻堆。 间隔 3~5 d 后,可进行第 3 次翻堆,第 3 次翻堆不要再浇水。 以手紧握料后指缝间滴下 3~4 滴水为标准。当 pH 值为 8 时,要检查料堆中是否有害虫与氨气。 如果发现有氨气,可用甲醛水喷调;如果发现害虫,则喷杀虫剂。
     
    3.4.5 3 个后发酵阶段。第一阶段与第 3 次翻堆间隔2~3 d,趁料温最高时运进发酵棚中, 以 1.0 m∶1.0 m∶1.5 m 的比例建堆。 在建堆前,要对整个发酵棚的地面进行杀虫消毒,并铺上薄膜。 第二阶段,当料温达到 60~63 ℃,且发酵棚温度在 57 ℃ 左右时,保持这一温度 6~10 h ,以确保杀灭巴氏菌。为保证温度能够达到要求,第二阶段应在晴天入棚,并采取措施进行升温与保温,使料温保持在 52 ℃ 左右,持续 5~6 d 。在这期间,每天通风 1~2 h 。第三阶段,当料温下降到40 ℃ 时,将发酵棚门窗打开通风降温,排除有害气体,发酵结束。
     
    4. 菌种选择
     
    菌种要求优质、高产、商品性良好。目前,培植最广泛的品种是 2796 、 F6 。
     
    5. 播种与覆土
     
    5.1 播种前准备
     
    进料前检查蒸汽设备,每 100㎡要求出气量在1 t/h 以上。 杀菌前,要用塑料薄膜把最上面一层的培养料盖好,以防止蒸汽滴水造成培养料湿度增大,影响菌种生长。把菇棚密封起来,用蒸汽杀菌,首先把菇棚内的温度快速升到 62 ℃ 左右,维持 12 h ;再从进水口加入甲醛,每 100 ㎡加入 500 mL 甲醛,熏蒸 2 h ;然后慢慢排气,确保温度维持在 53 ℃ ,保持 2 d 。
     
    5.2 播菌种
     
    杀菌后,打开菇房通风口,让气温和料温都保持在 29 ℃ 以上, 并喷水使料的湿度达到 64% 左右,再均匀播种。 播种完成后,最上层用塑料薄膜盖好,把通风口全部封闭,播种后 15 d 内不能在菇床上面喷水。
     
    5.3 覆土
     
    覆土厚度为 3~4 cm ,每 100 ㎡栽培床面通常覆土 3 000 kg ,并加入过磷酸钙 25 kg 、石膏 20 kg 、发酵细料 80 kg 。 土分为粗、细 2 种,过筛后分别与其他材料拌匀,之后用石灰水或 5% 甲醛溶液调湿,先堆3~5 d 。播种后 15~18 d 覆土,此时培养料有 25% 左右的菌丝吃料,且大部分菌丝与培养料底部接近。 覆土时,要做到厚度均匀,并喷水保持湿度。但喷水量不能过多,以防渗入培养料中。
     
    6. 出菇期管理
     
    水分管理采用勤喷与少喷相结合: 如果菇密则多喷,如果菇稀则少喷;在菌丝培养前期应多喷,在培养后期应少喷 。与此同时,要做好通风工作。菌丝播种后,一般 35~40 d 内可以出菇。 出菇后应及时喷水,以加速菌丝向产菇期转化。 为了促使菌丝尽快成熟,应加强棚内通风,同时加大喷水量。 喷水量一般根据土层的湿度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维持在 1 kg/㎡左右,分 4 次喷完,以水渗透覆土,但不渗入培养料为标准。出菇时,应向空中轻轻喷水,以相对湿度维持在 90%~95% 为宜。
     
    7. 采收
     
    采菇标准是菇的直径为 3~5 cm。双孢菇采收时,应保持棚内适度通风,将菌盖轻转而下,同时注意不要对周围小菇造成损伤。采收丛菇时,要采用小刀割下的方式,以免对周围小菇造成损伤而影响产量。采菇完成后,应及时将死菇与杂物清理掉,然后增加喷水量,进行催菇管理。当幼菇出土后,应适当减少通风量。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双孢菇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优先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化学防治,使双孢菇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要求。双孢菇培育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必须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
     
    8.2 防治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应适时做好褐腐病、褐斑病、菇蝇、菌螨的防治,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① 褐腐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有覆土、生产工具、人为活动以及菇蝇传播等。 
    主要防治措施:选择覆土时,应距离菇棚比较远,尤其注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取土;覆土要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 40% 甲醛或多菌灵 50 倍液消毒;如发现病菇,要立即停止喷水,加大棚内通风,使温度下降到 15 ℃ 以下;对病菇所在区域,用 40% 甲醛消毒,或多菌灵 50 倍液做消毒处理。 
    ② 褐斑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覆土、溅水、菇蝇、螨以及人为活动等。 对于该病的防治,一是严格做好对覆土的消毒处理;二是严格做好防菇蝇、螨措施。 对于病菇所在区域,可喷施甲醛进行消杀。 
    ③ 菇蝇。 定期使用“菇净”等药剂进行喷雾杀虫。对于病菇所在区域,可每天喷药 2 次进行杀灭处理。 但是,如果病菇所在区域有菇蕾出现,则应改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④ 菌螨。按照 3~4 mL/m³ 的用量标准, 用甲醛对棚内进行熏蒸消毒。

    9. 建立生产档案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做好产地环境、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环节等记录,并详细记录处理措施,以便查阅。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双孢菇高效栽培建议

    1. 把握覆土时间第一次覆土后,及时补足土层水分,加大通...

    2025-03-29 09:27:51

    双孢菇进入覆土期的管理建议

    1. 覆土处理,要搅拌均匀,保证杀菌剂,生石灰,稻糠和土...

    2025-03-05 14:31:23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怎么管理?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

    2024-12-06 13:44:41

    冀南地区玉米芯高产高效栽培双孢菇技术

    双孢菇又称白蘑菇、口蘑、洋蘑菇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伞...

    2024-11-15 15:19:24

    双孢菇播种技术要点

    1. 播种日期的选择培养料发菌阶段自然气候温度尽可能在24...

    2024-09-26 15:35:36

    双孢菇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双孢菇菌丝长满料层接近床底时即可覆土。采取稻田土和草...

    2024-08-17 11:20:31

    立秋后,金针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如何进行出菇管理?

    1. 早秋平菇立秋后,早秋平菇的管理重点应强调一个水字:...

    2024-08-07 16:02:28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的几项建议

    一、把握覆土时间第一次覆土后,及时补足土层水分,加大...

    2024-07-17 14:37:40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的措施

    提高成菇率的关键在控制好合适的结菇位置,在生产管理上...

    2024-05-30 14:01:15

    层架式双孢菇栽培管理四大要点

    1. 播种:首先要挑选菌种,对瓶或袋内的菌种进行检查,选...

    2024-05-13 13:42:07

    “高原云耳3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高原云耳3号由采自云南保山大平坦山区的一株野生黑木耳,...

    2025-04-29 14:27:48

    广适优质香菇品种“申香21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申香215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10年以香菇品...

    2025-04-24 14:19:25

    羊肚菌设施化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季节促早栽培要求当年10月中下旬前完成播种,12月...

    2025-04-24 14:08:58

    竹荪栽培如何实现高产?三大措施来助力

    措施一:适当加大培养料用料。田地栽培用料量每亩5000~7...

    2025-04-23 15:28:32

    春季平菇栽培,如何合理增湿控光?如何通风?

    春季保持菇棚内相对湿度在85%左右较适宜,同时减少阳光直...

    2025-04-21 15:12:15

    黑木耳“农黑2号”的栽培要领

    黑木耳农黑2号是以亲本木耳黑龙3号和黑耳9号的单孢进行杂...

    2025-04-18 14:26:03

    春季栽培平菇,如何促使菌袋尽快出菇?

    对生理成熟的菌袋或已出一茬菇且已积累足够营养适宜出菇...

    2025-04-17 14:32:23

    金针菇栽培,补充营养液前后的五个注意事项您都了解吗?

    金针菇前两潮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导致培养...

    2025-04-15 15:45:03

    香菇春季栽培管理五要点

    1. 温度管理春季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会更高。为保持棚内...

    2025-04-10 15:18:44

    香菇春季栽培关键技术——越夏管理

    菌袋转色完成后进入越夏期。一般菌袋要在6月底前完成转色...

    2025-04-09 14:40:05

    黑木耳菌棒开口、催芽期的四大技术管理要点

    1. 合理选择开口参数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

    2025-05-09 15:09:51

    鹿茸菇二次种植五大技术要点

    1. 栽培季节的选择:选择气温在25℃以下的秋季进行覆土栽...

    2025-05-08 14:21:26

    羊肚菌采收与加工技术

    羊肚菌成熟采收的标准:菌盖表面的菌褶完全张开,子囊果...

    2025-05-07 15:17:27

    初夏代料黑木耳管理技术要点

    1. 水分管理菌袋管理,超过30℃的高温天气,要严控浇水时...

    2025-05-06 13:42:27

    春季食用菌制棒技术要点

    1. 做好清洁生产随着气温回升,生产环境微生物活性增加,...

    2025-04-30 13:47:23

    “高原云耳3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高原云耳3号由采自云南保山大平坦山区的一株野生黑木耳,...

    2025-04-29 14:27:48

    2025年春季平菇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春栽平菇处于发菌期,秋栽冬栽平菇处于出菇中...

    2025-04-27 14:55:01

    2025年春季香菇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北方春夏栽培香菇处于菌棒发菌、转色的关键阶...

    2025-04-27 14:46:43

    广适优质香菇品种“申香21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申香215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10年以香菇品...

    2025-04-24 14:19:25

    羊肚菌设施化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季节促早栽培要求当年10月中下旬前完成播种,12月...

    2025-04-24 14:08:5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