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农户们在种植毛木耳过程中都会遇到品质或者病虫害问题,也影响着他们的产量与收益。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毛木耳出耳期的科学管理对毛木耳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耳管理是白背毛木耳规模栽培的经济效益中心,它关系到产量与质量,应认真做好各时期的管理工作。那毛木耳出耳期如何去管理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技术。
一、适时开袋:接种后经30~35天的发菌管理,菌丝可长满袋。为了提高品质,应做好适时开袋工作,根据季节灵活掌握。早期生产的菌袋,尽管菌丝已长满袋,如果气温不适,可推迟开袋时间;而晚期接种的菌袋,当菌丝长到3/4时就可以开袋出耳。气温稳定在23℃的日期,即为开袋出耳期。
开袋时,先拔下棉塞,再拔下塑料环口,单独收集棉塞与塑料环口。待整座耳棚内所有生理成熟的裁培袋的棉塞与塑料环口都解脱出后,再逐袋开袋。开袋可用锋利小刀或特制的小弯刀,工作人员左手抓紧塑料袋口,右手持小弯刀,在袋口上方离料面1~2厘米处下刀,往下往里割下塑料袋,尽可能避免割伤料面,否则会影响出耳。割完袋口的菌袋上方有1~2厘米的“帽舌”,下方与料面齐,这样在喷水时不会在袋口处积水。
二、增湿摧芽:开袋后,主要工作应围绕增加耳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为主、微通风为辅。将耳棚四周的遮阳网和塑料薄膜放下至地面,耳棚地面清水喷湿,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每天空间喷雾2~3次,视天气而定。在高湿、适温条件下,袋口5~7天就形成原基。白背毛木耳的原基初期为脑状的胶质团,呈浅红褐色,发育较快,很快进入幼耳期管理。
三、幼耳期管理:疏耳是提高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措施之一,具体做法是:采用水压较高的喷枪向栽培袋料面喷水疏耳,利用水的冲力淘汰弱小的耳芽。冲水的次数依耳芽的长势而定,长势旺的次数多,长势弱的次数少。疏耳之后,停止向料面喷水,改为向地面及空间喷雾,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具体还要根据耳房的保湿能力而定,如果耳芽偏干时,可雾状喷水,但不能喷到耳片滴水。
四、中耳期管理:当杯状耳芽发育至鸡蛋大小时,即标志着耳芽进入中耳期,此时耳片进入快速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供应不足,反而会使发育缓慢。这时期的喷水应勤喷少喷,每天喷水2次以上,上午喷水量偏少些,以轻喷为主,下午喷的量可略大。下午除了和上午喷法相同之外,主要是通过放慢行走的速度和增加耳墙内晃动喷枪的次数4~6次,达到增加湿度的目的。
不同气候条件下,应灵活掌握,以耳片不积水为度。下午及晚上喷水时,通常只开门帘通风,喷水后1小时再关门。高温季节,早晚多通风;低温季节,通风应在中午或下午进行,以利提高耳棚温度。喷水后若耳片较湿颜色较深,可增加通风时间。在这个阶段,光照对耳片的色泽影响很大,通常在耳棚两头光线很强,可用草帘遮光。
一般经过15~20天,耳片可扩展到20~30厘米,耳片似裙样积逐渐扩大,对氧和水分的要求日益增加,所以在喷水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墙段、耳片发育大小,控制喷水量。当耳片扩展至略比拳头大时,在栽培袋的袋底用三角锥状的打孔刀扎一孔口。一周后,在扎孔处可形成耳芽。
五、成熟期管理:进入成熟期后,耳片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耳片的外缘略向上翘起,耳片腹面色泽开始从红棕色转变为紫色,并有大量孢子粉附着,这标志着耳片进入成熟期。此时可逐渐减少喷水量。在采收的前一周仅空间喷雾,维持相对湿度75%~80%,防止袋底新长出的耳芽干枯,维持成熟耳片呈湿润状态,促使背面绒毛生长。(来源:黑土小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