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采摘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8-07-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颇受城乡人民喜爱的蔬菜,也是一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所以,在采摘过程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各种菇耳基本上是在7、8成熟时外观优美、面色鲜润、好吃,这时采收就可以。以香菇为例,7、8成熟标志,菌膜已破,菌盖尚未完全开展,尚有少许内卷,形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这时为香菇的采收期。适时采收的香菇,色泽鲜艳,香味浓,菌盖厚,肉质软韧,商品价值高,过期采收,菌伞充分开展,肉薄、脚长、菌褶变色,这时,它的重量减轻,商品价值低。
        二、注意采摘技术带柄菇类(香菇、蘑菇、草菇等)采收,但必须按采大留小。摘菇时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转,然后再轻轻向上拔起,千万不要碰伤周围菇蕾,不让菇脚残留在菌筒上霉烂,影响以后出菇。如果成菇生长较密,基部较深,要用小尖刀从菇脚基部挖起。采摘时防止损伤菌床或菌筒表面的菌膜。对胶质体的菌类如银耳、黑木耳以及丛生状的平菇、金针菇等,采收时利用刀从基部整朵割下,注意保持朵形完好。
        三、选择适宜天气晴天采收有利于加工,阴雨天一般不要采,原因是水量高,难以干燥,影响品质,若不采就要老化腐烂时,这时候也要采收,但要抓紧加工。对银耳、黑木耳之类,阴天应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让耳片收平,等好天再采收,这样利于干制。
        四、配合适盛器采完的鲜菇,要用小萝筐或小篮子装,并要小心轻放,保持实体完整,防止互相压挤损环,不能影响品质。采下的鲜菇要按菇体大小、朵形好坏进行分开,不能混在一起,然后另装盛器内,以便分等加工。
        五、采前停水控温作为保鲜出口或脱水干燥的产品,加工时必须排湿或脱水。如果采前喷水,菇体含水量高,加工鲜菇时菌褶变褐,脱水干制时菌褶变黑,那么其产品不符合出口要求。要是内销,菇体水分过高容易发霉。因此,在采收前不能喷水,让菇体保持原来水分,使外表美观,商品价值高,好出售,销路畅通。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抗灾保产有妙招

    近日,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北部等食用菌...

    2025-07-29 15:24:31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食用菌冷库贮藏保鲜法有哪些优势?具体如何进行?

    食用菌贮藏温度一般为0-3℃,相对湿度为85-95%,氧气浓度...

    2025-07-15 15:34:47

    食用菌菌蛆的识别及防治

    菌蛆是危害食用菌的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总称,成虫人们通常...

    2025-07-15 15:10:21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生产应对强降雨的实用措施

    一、菇棚加固:可用木桩、毛竹、铁丝等进行菇棚加固,仔...

    2025-07-08 16:31:53

    暴雨洪涝灾害后的食用菌生产恢复措施

    一、菌棒泡水分类处理1. 轻度浸泡(积水时间<12小时,菌...

    2025-07-07 16:07:31

    夏季高温高湿,如何确保食用菌顺利生产?

    近期气温较高,食用菌生产要注意高温高湿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5-07-07 14:01:05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林下灵芝栽培——子实体及孢子粉的的采摘和干制技术

    1. 孢子粉采收在芝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菌盖下有...

    2025-01-02 15:41:51

    羊肚菌采摘有技巧

    当子囊果菌盖表面的脊和凹坑明显开裂,子囊果柄部出现或...

    2024-03-15 11:51:35

    冬季如何使平菇采摘后的返茬更迅速?

    冬季气温低,如何使采摘后的返茬更迅速?要从这些方面入...

    2023-12-05 13:57:02

    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采摘及晾晒技术要点

    大棚内吊袋栽培黑木耳一般在5月下旬即可采收第一潮。采摘...

    2022-05-05 10:19:15

    毛木耳采摘的注意事项

    毛木耳的栽培方法有很多,但是现如今主要使用熟料袋栽方...

    2022-04-25 16:31:46

    玉木耳如何采摘?

    1. 合理安排采摘时间是确保耳片质量的关键。玉木耳长至...

    2020-02-07 14:55:17

    如何正确采摘金针菇

     蘑菇、香菇之类的食用菌,供食用主要部位是菌盖,而金...

    2019-01-04 16:28:01

    食用菌采摘的新技术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 各种菇耳基本上是在7、8成熟时外...

    2018-11-26 14:58:14

    食用菌采摘的新技术

    食用菌如何正确采摘?食用菌最佳的采收时间是在七八月...

    2018-10-09 09:27:19

    食用菌采摘应注意事项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以香菇为例,七八成熟标志,菌膜...

    2018-09-10 15:00:15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抗灾保产有妙招

    近日,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北部等食用菌...

    2025-07-29 15:24:31

    黑皮鸡枞菌发菌培养技术

    1. 培养室消毒。培养场所使用前3天应进行空间消毒,彻底...

    2025-07-29 15:16:15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65”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65”

    福蘑6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福建省...

    2025-07-26 14:01:57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78”

    双孢蘑菇新品种“福蘑78”

    福蘑7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杂交选育的福建省...

    2025-07-25 09:14:32

    暴雨天气灵芝生产防范措施

    一、暴雨对灵芝的危害暴雨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积水,淹没灵...

    2025-07-24 17:12:39

    红托竹荪栽培管理的三点改进措施

    红托竹荪存在产量低、出菇不均匀、小菇容易死菇等问题,...

    2025-07-24 16:33:16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