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银耳的段木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0-04-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银耳的主要栽培方式为袋料栽培与段木栽培。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银耳的段木种植技术。
        1、栽培场地选择及耳堂搭建。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及银耳的生理特性,要求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阳坡不要阴坡;要土坡不要石坡;要低坡不要高坡。耳堂搭建有五种形式:即坑道式耳棚、地上式耳棚、林下耳棚、室内栽培和牛棚改作耳棚。坑道式耳棚具有防风保湿的效果,但需在前后按间距3m各挖一排通风洞,用于通风管理。地上式耳棚透气性好,展耳好,但有易干问题,要加强水分管理。林下搭建耳棚,其好处一是银耳生产不与粮食争地:二是林下阴凉防风的小气候,适宜于出耳育耳;三是林下银耳栽培,栽培银耳对育林可收到以短养长的效果。四是出耳期的喷水管理也有助于林木生长;五是林下栽培银耳,菌林互为有利,银耳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林木的气体肥料,林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出耳育耳。随着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一些闲置的房屋可改作耳堂,以降低生产成本。开春回暖耕牛出棚后,将牛棚改作耳堂,多能收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耳棚的遮阳,一般是在棚膜上加盖草帘或稻草;林下搭棚是在棚膜上飘一层遮阳网,以免漏进直射阳光。
        2、宜栽耳树种的选择及砍伐期
        耳木即长有银耳子实体的段木。豫南山区耳木林的树种结构主要是麻栎和栓皮栎,就银耳而论,当地耳农首选的是麻栎。该树种皮薄,截断架晒失水快,接种后走菌快,出耳早;而栓皮栎树皮厚,不脱皮,在喷水管理中树皮湿的时间长,更适宜于栽培黑木耳。砍树期的确定应掌握在入冬林木休眠之后,早春萌动之前,在此期间以早为佳。此时砍树,因处于休眠期的林木形成层不活动,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不易脱皮。
        3、耳木的截段和架晒
        耳树砍倒后即剪去细枝,就地晾晒3~5d截断,截长1m,截后运至接种场地架晒。耳树截段后粗细分开“井”字形起堆架晒20~25d。在此期间翻堆两次,以使段木失水均匀。架晒至段木两端有放射状裂纹为度,此时段木含水量应在36%左右。段木过湿接种后走菌慢,会使银耳菌吃木浅、耳子长不大、产量低。
        4、耳木的接种及发菌管理
        耳木架晒后进行接种及发菌培养管理。接种期:银耳菌及香灰菌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适温是25~28℃。在豫南气候条件下,段木适宜接种期应掌握在3月中旬
    至4月上旬。接种过早气温低,发菌慢,拖长了发菌期,管理费工;过迟,出耳期会赶上南阳风(季风),受风害减产。接种方法:用电钻打穴接种,菌穴直径16mm(以往为10~12mm),株距4cm,行距12cm(过去为株距3cm,行距10cm)。银耳有就穴出耳的生活习性,如此扩大菌穴,降低密度,使每穴银耳菌丝含量增加,抢先占居穴位发菌优势,出耳早,朵大。就用种量而论,比过去略有加大,按小头直径8~12cm,长1m的段木计,每根用种量150~175g。选用立体接种法制出的栽培种,掰块接种,将菌块接入穴孔,按压密接,平整,不得悬空。接种后不加穴盖,裸露培养发菌。发菌管理:接种后“井”字形起架盖膜,光、温、水、气协调管理。经验表明,早春气温偏低,接种后在阳光下起堆发菌,给以20d左右的增温培养效果好,发菌快,能抑制杂菌发生;在阴凉处发菌效果差。从接种至出耳需50~60d,不可过早进棚催耳,否则菌丝吃木浅,蓄积养分不足,耳子长不大,质量差,低产。在发菌过程中,前期9~10d翻堆一次,中后期3~4d翻堆一次,特别到后期随着气温回升和发菌量增大,更要加强翻堆散热管理,严防高温烧菌。就菌棒发菌动态而论,棒子两端截面有香灰菌旺盛发生变黑,并有10%~20%的棒子见耳,此时就可进棚起架催耳,进入出耳管理期。发菌期的水分管理,要掌握在接种40d才开始喷水,因为过早过多喷水,也会导致早出耳,耳长不大,低产问题。
        5、出耳期管理
        起架早期,棚温控制在25~28℃,少量多次喷水,保持棒面、地面潮湿,以催耳发生。耳芽发生后,在育耳期加强通风管理,促使展耳好,不致形成圪垯耳。当地银耳接种期多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耳盛期赶在6月上中旬,南阳风到来之前。若出耳期推迟,赶上南阳风,应停止喷水,待南阳风过后再继续管理,催耳育耳。耳农经验,每穴可出耳2~3潮,出耳到伏后9~10月。但在生产中,多数种户仅收一潮,应加强管理,挖掘这一增产潜力。
        6、采收及加工制干
        采收适期不以朵的大小为准,应以成熟度为准。适宜的成熟度为耳片充分展开,手捏整朵变得蓬松有弹性,有载液感。采收方法,手扒比刀割好些。刀割留茬,下潮耳子要将耳茬顶起发生,不及手扒带起耳基下潮耳子出耳顺畅。采耳要赶在晴天。采收前停水1~2d,待耳片失水干爽后采收。采下的耳子要及时加工制干,可晒干或烘干,但加工前不能用水洗,否则会使制干率下降,该得1kg的只能得0.8kg。产品加工后,按朵的直径大小分级出售:1级5~10cm,2级3~5cm,3级2.5~3cm。采收一潮耳后需停5~7d,间歇养菌后,再行下潮耳的催耳和育耳管理。(来源:农技大讲堂)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银耳新品种“秀银1号”

    秀银1号是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

    2025-06-06 15:23:01

    银耳子实体进入成熟期的管理要点

    接种后第30天前后,子实体长到直径12cm左右,耳片由透明...

    2024-09-20 15:16:56

    段木银耳发菌技术要点

    一是发菌温度先高后低。接种后促进升温,确保发汗。银耳...

    2024-03-13 11:58:33

    银耳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银耳袋料栽培周期较短,从接种到采收只需 40 天左右,这...

    2022-11-01 14:18:14

    段木银耳出耳期的管理要点

    在银耳出耳期,水分、通风、光照等几者关系如果没处理好...

    2022-06-02 17:03:30

    日光温室银耳进入耳芽发生及发育阶段的管理意见

    银耳是典型的双菌丝类型,即生育期需要香灰菌对培养基进...

    2021-11-25 15:56:46

    日光温室银耳出菇期管理意见

    银耳是典型的双菌丝类型,即生育期需要香灰菌对培养基进...

    2021-10-10 11:54:08

    段木银耳出耳管理技术要点

    段木银耳出耳高峰期,高温少雨天气将给银耳出耳管理带来...

    2021-06-03 16:30:06

    袋栽银耳注意事项,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栽培季节不当自然气温条件下,银耳室内栽培以春秋为...

    2021-05-20 15:08:08

    银耳“Tr2016”的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艺性状银耳菌丝在PDA平皿上形成白色或淡黄白色菌落,可...

    2021-03-27 11:30:21

    接种后黑木耳段木的管理要点

    在段木黑木耳菌丝的发菌期,把握好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和...

    2025-04-25 13:45:20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出芝管理

    灵芝是恒温结实性菌类,生长最适温度为26~28℃。灵芝段木...

    2024-08-29 16:40:25

    黑木耳段木栽培,立架怎么管理?

    1、立架的方法两头用4根长约1.5米的木杆做成两个人字形木...

    2024-07-25 14:51:50

    香菇段木栽培出菇期技术管理要点

    香菇出菇管理期间的技术措施应围绕着温、湿、浸或淋三个...

    2024-07-24 15:39:01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发菌管理

    1. 发菌接好菌种的菌袋要在通风、干燥、黑暗的环境条件下...

    2024-07-05 16:08:48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树种选择及处理

    短段木熟料栽培是传统栽培灵芝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

    2024-05-22 13:42:19

    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发菌管理

    1. 发菌接好菌种的菌袋要在通风、干燥、黑暗的环境条件下...

    2024-04-28 11:57:45

    灵芝段木栽培十要点

    1. 生产基地及原料要求宜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

    2024-04-25 11:58:58

    段木银耳发菌技术要点

    一是发菌温度先高后低。接种后促进升温,确保发汗。银耳...

    2024-03-13 11:58:33

    段木栽培灵芝,如何进行出芝管理?

    床内温度应控制在15℃-30℃之间。如气温过低,应盖严薄膜...

    2024-02-06 13:05:42

    竹荪仿野生栽培——采收与加工

    1. 采收一般从播种至采收需75d~90d;整个采收周期为80d...

    2025-08-05 14:20:32

    红托竹荪栽培管理的三点改进措施

    红托竹荪存在产量低、出菇不均匀、小菇容易死菇等问题,...

    2025-07-24 16:33:16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夏季栽培平菇,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坏料?

    1. 巧加石灰栽培平菇一般用玉米芯,且经过发酵后使用,但...

    2025-07-10 15:25:32

    竹荪仿野生栽培——种植地管理

    1. 菌丝生长期管理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2025-07-10 15:14:10

    竹荪仿野生栽培——场地要求及原料要求

    1. 宜选择交通方便、背风保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

    2025-07-03 15:07:15

    夏季平菇栽培:设施要求及拌料、发酵、装袋、发菌要点

    夏季栽培平菇的设施应以降温为主,需搭建专用的遮阳棚,...

    2025-07-01 13:40:46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怎么预防死菇?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有时候会在出菇后出现大批小菇死亡的...

    2025-06-30 14:57:57

    黑皮鸡枞菌发菌培养技术

    1. 培养室消毒。培养场所使用前3天应进行空间消毒,彻底...

    2025-07-29 15:16:15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7-23 15:44:32

    大球盖菇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为南菇北移的新兴食用菌种类,也是河北省十四五...

    2025-07-23 15:31:47

    大风天气食用菌生产防御技术

    大风天气管理需以防风固棚、控温稳湿、护棒防损为核心,...

    2025-07-22 15:40:2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兼具食药用价值,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香菇的工...

    2025-07-22 14:01:10

    食用菌抗旱技术指导意见

    干旱出现时,有时会伴随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菌棒烧菌、烂...

    2025-07-14 13:57:47

    食用菌防汛技术指导意见

    1. 注意生产场所选址建设准备建设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

    2025-07-04 11:54:26

    绣球菌“闽绣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绣球菌闽绣1号菌丝体白色浓密,子实体单生呈绣球状,直径...

    2025-06-27 11:59:05

    香菇转潮管理技术要点

    1. 清理菇根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全面清理菌棒表面残留的...

    2025-06-26 15:09:08

    强降雨天气食用菌管理技术指导建议

    近期,湖南省多地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雨量大、持续时...

    2025-06-25 14:25:4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