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周期长
香菇栽培周期约160 天,其中菌丝培养阶段(包括转色)为120 天(培养时间少于120 天,头潮菇畸形率高),出菇阶段40天(采收2潮,随后几潮,在自然季节时,可置于室外建棚栽培),是目前所有工厂化栽培菌类中栽培周期最长的。全年复种指数较低,资金周转缓慢的品种。
(二)难以稳定地同步实现菌棒转色
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极重要环节,是菌棒表层菌丝内多酚氧化酶氧化“褐变”的结果,在菌棒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韧性的褐色菌膜,代替椴木树皮,起保湿作用;否则将出菇困难。
香菇转色需要充足氧气和散射光,自然季节性栽培,菇棚需要有“三分阳,七分阴”,“花花细雨淋得入”,才能制造出褐色的“人造树皮”。在室内进行工厂化周年栽培,难以满足这种转色条件,转色稳定性、同步性相当差。这是香菇工厂化栽培的难点之一。
日本部分工厂化栽培企业也是在适宜的季节里进行工厂化栽培,将生理成熟的菌床置入屋檐下或在室外建棚进行转色,足见光线、氧气对转色的重要性。这种移动式做法也费时,费工。
(三)不定点出菇
香菇出菇不定点、分批次,第一潮菇产量仅占总采收量的25%~33%,明显不同于金针菇、杏鲍菇等的仅一次采收就达到总产量的80%,无法一次性采收结束。采收同等重量菇,香菇所耗工时是金针菇的12倍、杏鲍菇的8倍,企业采收成本高。采用全脱袋栽培模式有时会爆发出菇,出菇数量虽然增加,但菌床营养供应分散,菇盖偏薄、偏小。为了保证鲜菇的品质,使鲜菇直径达到3.5 厘米以上,只能分次采收。
(四)菌床补水困难
香菇菌床培养阶段失水率约1.5%,出菇阶段因不同菌床的表面积不同,失水率不同。而香菇好氧,出菇阶段二氧化碳体积浓度须控制在0.12%以下,所需通风量大,必然增加菌床失水量。国内曾采用涂蜡、保水膜等措施保水,但由于物质残留,食品安全不允许,因此,依然采取注水方式补水。日、韩工厂化栽培采用浸泡工艺,但费时费工。
(五)优质菇和普通鲜菇的售价拉不开
工厂化栽培要依靠电力和设备,我国电费在生产成本中占40%以上,与日本、韩国的低电价相比, 成本过高,所获得的利润低。国内鲜菇的价格低迷,每千克批发价仅在7(冬季)~15 元(夏季)之间波动,平均价格每千克10元,仍占普通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2.5%,而日本批发市场的鲜香菇价格相当于每千克70元人民币。国内鲜香菇市场比较饱和,低价才是硬道理。优质香菇与统菇的价位难拉开,降低了香菇工厂化开发的意义。
(六)适度规模尝试性开发
香菇工厂化栽培工艺还没有成熟,还需不断改进,只能够进行适度规模尝试。此外,香菇采收后的后熟发热现象十分严重,在非冷藏情况下,数小时内,品质不断下降。国内现阶段冷链运输不完善,难以保证鲜香菇产品的货架品质。因此,只适合在省会城市周边中高海拔地区进行适度开发性栽培。近期有采用双棚结构,在光伏板下种植香菇的试验取得成功,但只是在栽培季节进行。而一般的光伏园区面积有数百亩(1 亩≈667 平方米)之大,全部种植香菇,木屑资源、劳动力、运输成本、管理成本都是大问题。大面积光伏棚下季节性种香菇,结局必然难能乐观。
五、结语
上述原因特别是企业设备重复利用指数过低,目前技术尚无法做到周年重复流水线生产,投资回收期长,投入产出比偏低,使得企业难以生存。现有已知的所谓香菇工厂化,也多是商业噱头,或仅是菌棒(包)制作中心,集中制作菌棒(包)分散给农户栽培而已,离真正的香菇工厂化栽培有相当大的距离。(来源: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