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生产的规模,有大、中、小型之分。现仅以中小型蘑菇生产企业为例,简介一下蘑菇无公害生产的场地设计要求,供参考。
1. 建筑要求
建筑设施包括制种设施、发菌设施、栽培设施、加工设施等。这些设施中,制种、发菌和加工设施最好采用砖石或钢筋水泥建筑,室内外地面及周围水沟等用水泥或砖石铺设,以便于清洗冲刷和消毒灭菌。各个房室要求密闭、隔热、保温、保湿,通风及光控条件良好。
2. 布局原则
根据蘑菇制种、栽培、加工(保鲜)、产品购销等方面的需要,生产场所应包括制种、栽培、加工(保鲜)、办公管理等几大功能区。在规划、布局时需掌握以下原则。
(1)菌种生产区:包括配料室(车间)、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和菌种培养室(即发菌室)等。这几个部分必须按顺序衔接起来,形成菌种生产流水作业线,既节约劳力和时间,又可减少杂菌污染。如果条件简陋,可将配料室与灭菌室合为一室,或将冷却室和接种室合为一室,但仍需按顺序相互衔接。
(2)菌种室(库):专门用来存放蘑菇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地方,菌种室一般和菌种生产区相邻,可以说是蘑菇生产的核心之一。
(3)原料贮备区:原料分为主料和辅料等,用量大的主料如作物秸秆、干畜禽粪等,既可放在室内,也可搭棚或覆膜存放;麦麸、米糠等用量较少的辅料应放在防鼠性能好的室内。塑料薄膜、塑料袋及常用器材、工具等,应分类摆放于库房内;玻璃瓶(罐)数量多且易碎,可露天堆放在库房旁边。由于菌种瓶等不少器具需要洗刷,拌料装瓶(袋)需用机电,所以配料及装瓶(袋)区必须设水源、电源、洗涤池、排水道等。同时,原料贮备区还应与菌种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有效的防污染隔离措施,以防病虫害侵染菌种。
(4)栽培场:栽培场是供生产栽培以及出菇试验的场所,栽培设施可选用菇房、大棚、地畦等多种形式。因为栽培过程中子实体散发的孢子及发生的病虫害,可能会影响菌种的纯度和质量,所以栽培场应尽量远离菌种生产区,并在菌种生产区的下风口方向建造。此外,栽培场还须设废料区及垃圾处理区。
(5)加工(保鲜)车间:常用的加工(保鲜)工艺有干制、盐渍、制罐、冷藏、速冻等。规模较大的栽培场,可以设立自己的加工(保鲜)车间,并且加工(保鲜)车间应建在栽培场附近。
(6)成品库:成品存放库要求干燥、低温、通风、防虫、防鼠。最好建在加工(保鲜)车间附近,并要运输方便。
(7)实验室:在蘑菇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分析、观察、检查、化验等,因此有条件的生产者还需建一实验室,并配置一定的仪器设备及药剂等。实验室的位置应尽量设在整个生产场地的中部,以便与各道生产工序及时联系。
(8)办公管理区:办公管理区应设在适当的地方,以方便购销业务。
(9)辅助设施区:包括堆煤场、锅炉房、食堂、浴室、公厕等。蘑菇生产要求卫生洁净,因此辅助设施区应尽量远离上述生产、加工(保鲜)区域。(来源:百度 小卓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