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挑选
种植鸡腿菇所用的玉米秸秆,不是什么样的都可以用,所以要进行细致挑选。
首先,玉米秸秆不能隔年过夏。也就是去年秋天新鲜的秸秆,只能在今年春天使用。不能过夏,就是怕受到夏天的雨淋,容易发生腐烂变质,一是会造成秸秆所含营养的流失,二是腐烂变质就一定携带了霉菌等杂菌,如果使用,会威胁种植安全。
其次,就是要挑出在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因保存不善出现腐烂、发霉、变质的秸秆,原因也是避免杂菌在种植过程出现。选用已经干透、几乎完全失去水分的秸秆,经过风吹、日晒的洗礼,不利于杂菌存在。
所以,挑选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种植使用的是营养含量没有损失且明显不带有杂菌的玉米秸秆。
二、浸泡
玉米秸秆的浸泡要整捆的进行,这样容易搬运、挪动。浸泡需要制作简易的浸泡池。浸泡池的深浅、大小按所使用的秸秆数量而定,一般简易的挖下1米左右,宽2~3米,铺上塑料布,防止渗水就可以。
浸泡时,先把浸泡池内灌入浓度3%的生石灰水,水位一般在浸泡池的1/2左右,不灌满的原因是要考虑到玉米秸秆放入后,会提高水位,避免水位升高流出浸泡池。实际浸泡中,玉米秸秆放进浸泡池后,要用重物压住,重物可以是粗木杆,也可以是重量大些的石块,因地制宜,只要秸秆不被水浮起就好。如水量不够,可再另行加注石灰水,直至生石灰水没过秸秆就可。
秸秆的浸泡时间没有确定的时长,以浸透为标准。正常情况下,在24~48小时之间就能泡透。是否泡透的检验方法是从最上部抽取一支秸秆,从中间剪断,从截面观察,较坚硬的外皮已明显含有水分,不容易折断,内部柔软部分,手捏有水渗出,即可视为泡透。
浸泡处理,一个是为了使干透的的秸秆充满水分,相当于预湿,另一个是软化秸秆坚硬的外皮,最重要的是利用生石灰水沙面秸秆内外的杂菌。
三、沥水
玉米秸秆泡透后就要捞出,堆成一堆或几堆进行沥水处理,使玉米秸秆中多余的水分得以沥出。沥水过程中要注意检测秸秆之中的水分含量,当秸秆中的水分含量在60~65%之间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粉碎处理。
四、粉碎揉搓
玉米秸秆的粉碎需要抓住时机,就是在秸秆中的水分含量在60~65%之间进行,最低不能低于50%。这样的含水量在粉碎过程中,由于秸秆的搬动和粉碎机械的运转,又会使秸秆中的部分水分流失。之所以尽量不让秸秆的含水量降低,是因为秸秆的外皮部分密度较大,同时外皮的外表还包有蜡质物,一旦浸泡效果稍差,再次进入水分很难。用生石灰水较长时间浸泡,其实就是要软化蜡质包裹部分。另外,水分充足情况下进行粉碎,也不利于灰尘过大,有利于作业人员的操作和健康。
粉碎玉米秸秆,最好用带有揉搓功能的粉碎机。玉米秸秆的粉碎粒度一般在1~2厘米之间最好,过大,不容易发酵成熟,要发酵成熟,所用的时间会拉长;过小,粉碎效率低,在原料发酵过程中,秸秆内部柔软部分和外皮坚韧部分发酵成熟时间不一致,不利于发酵管理。通过粉碎机的揉搓,能使秸秆变的更柔软,更利于发酵。
五、发酵
秸秆粉碎完毕后,就要对其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时,要把所有粉碎的秸秆堆成一堆,如场地较小,可堆成几堆,可任意宽,高度不限,只要利于人员操作就可。建堆完毕后要测量水分,如水分低于50%,要加水,使料堆的含水量达到50~55%,然后用塑料布盖严,料堆温度在45~50℃之间时翻堆。进行两次翻堆后,发酵即可停止,准备进入下一次全部培养料发酵。
这次发酵,只是要再一次的对玉米秸秆进行软化,同时补充在粉碎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利于下一次培养料原料整体发酵,与其它培养料原料保持发酵成熟的时间,保持一致。
六、第二次发酵
用玉米秸秆种植鸡腿菇,其所用培养料原料不是只有玉米秸秆一种。玉米秸秆只是主料,还要添加麦麸、米糠、玉米面,豆饼粉、牛粪干或者适量棉籽壳,选用哪几种作为辅料,根据种植者实际决定,但必须要保证原料的质量。最后必须使培养料的碳氮比达到30~34:1。
培养料混合中,要保证搅拌均匀,最后把所有培养料进行建堆、闷堆,进入鸡腿菇培养料常规发酵步骤,再经过铺畦、养菌、出菇等步骤,最后完成鸡腿菇种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