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滑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0-08-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季节安排
    根据培养基加热程度的不同,将滑菇的反季节栽培分为全熟料栽培和半熟料栽培两种形式,若采用全熟料栽培,可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8~22℃时接种栽培,菌袋规格以17厘米×33厘米为宜。内装培养基0.75千克。半熟料栽培应在秋、冬季自然温度稳定在7~10℃时接种栽培。半熟料栽培一定要严格掌握栽培时间和温度,温度过高易出现杂菌污染。
    二、品种选择
    滑菇的反季节栽培与应季栽培的最大区别在于出菇季节及温度变化。前者的出菇季节在春、夏季,自然温度由低向高;后者在秋、冬季出菇,自然温度由高向低。因此,反季节栽培滑菇不宜采用中、晚生品种。
    因这类温型的品种多数适宜在低温下出菇,而应采用极早生或早生品种,其出菇温度为7~24℃,在夏季可持续出菇到7月上旬。全熟栽培也应采用早生品种。如M88、丹滑8号、9号等。
    三、建造温室
    在辽宁地区,滑菇的反季节栽培须在秋、冬季进行,而出菇则在春、夏两季,因此,只有在合适的温室内才能完成发菌和出菇,进而实现高产。温室建筑结构仿照普通的蔬菜暖棚即可,但在有保温墙的一面,每隔2米须设通风窗,以利棚内通风换气。
    最好将温室建成半地下式,使温室底面低于地面1米,这样可形成冬暖夏凉的出菇环境,夏季出菇时间可持续更长一些。有条件的可采用隔热保温材料,按工厂化生产标准建造温室,实现周年栽培。
    四、原料与配方
    选择以柞木为主的硬杂阔叶木屑,经夏季雨水堆成半腐熟状态,麦麸及其他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反季节栽培在出第2潮菇时,环境温度逐渐升高,不但出菇时消耗大量的基质营养,而且菌丝自身呼吸也消耗大量营养,因此配制培养基时,应考虑适当增加有机氮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其配方如下。
    木屑80%,麦麸15%,玉米粉2.5%,豆粉1.5%,石膏1%,含水量62%~64%。全熟料袋栽常压灭菌时,100℃持续12~14小时,半熟料栽培时,培养基撒满蒸锅,待温度达100℃后持续2小时,闷锅20分钟,趁热出锅。
    五、栽培技术
    1. 制种
    根据栽培时间来确定制种时间,采用17厘米×30厘米的塑料袋,装0.5千克木屑培养基,灭菌后冷却到18℃以下接种,置18~22℃下培养,菌龄45~50天即可使用。
    2. 接种
    全熟料栽培时按常规无菌操作技术接种,接种后的菌袋置于18~22℃培养室内发菌,菌丝长满后,移到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半熟料栽培一般采用混播接种,用种量为8%~10%,4/5的菌种拌入培养基内,1/5的菌种撒在菌盘表面,栽培盘的规格为50厘米×35厘米×4厘米,培养基重4.5千克;半熟料栽培也可采用袋栽,袋的规格和培养基的重量栽培户可根据情况确定。接种7天后,应在袋的周围纵向扎4~5行通气孔,孔的直径以1.5~2毫米,孔间距以1.0~1.5厘米为宜。
    3. 发菌管理
    半熟料栽培发菌初期,接种后的15天内,温度要控制在7~10℃,并避光。发菌中期,菌盘表面开始变白,提高温度到13~17℃,仍然要避光培养。经15~20天,菌盘完全形成一体,菌丝密集、浓白,此时应将包盘的塑料薄膜揭开,1~2小时后再将薄膜轻轻搭在盘上,以增加盘内菌丝的氧气供应。
    发菌后期,这个阶段可将温度提高到17~22℃,并给予散射光照,每隔7天将搭在盘上的薄膜揭开,1~2小时再合上,促菌盘表面形成淡黄色蜡层。黄色蜡质层形成后,应将室温降到15℃,并减少薄膜,揭开使表面暴露5~8小时,直到表面出现轻微干燥为止。淡黄色蜡质层的形成需20~25天。
    全熟料栽培应在菌丝布满菌袋后的10~15天脱去塑料袋,将菌柱以8~10厘米的间距立放于地面,上面覆盖大块塑料薄膜以利保湿,管理技术与半熟料基本相同。
    4. 出菇管理
    当菌盘表面有米黄色原基形成时,表明菌盘已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先脱掉菌盘的薄膜,气候干燥的地区可用刀片割去上面薄膜,保留底面的薄膜以利保湿。每日向空间喷水3~4次,将温室湿度保持在85%~90%,适当向盘面喷水,同时增加散射光照,早春季节在中午气温较高时给温室通风,夏季在早晚空气凉爽时进行通风,创造6~10℃的温差。
    当菌盖长到0.5厘米时,适当增加向盘面或菌柱的喷水量,5:00~6:00、9:00~10:00,16:00~17:00各喷水1次,气温高时不宜喷水。采用能产生雾状水滴的设备喷水,如微喷管网、电动喷雾器等。
    5. 病虫害防治
    栽培前应将温室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然后用硫黄或汽雾消毒剂熏蒸,在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在发菌期间室内发生菇蚊时,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杀虫剂除虫,出菇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或在普通照明灯下放一盏有敌敌畏溶液的容器诱杀蚊虫。发现菌盘(柱)上滋生杂菌时,应将杂菌感染部位清除,然后用1∶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擦拭消毒,清除的杂菌污染废料应深埋或烧掉。整盘(柱)污染杂菌的,也应立即移走并深埋。
    6. 采收
    当滑菇菌盖直径达到1.5~2.0厘米时,及时采收。采菇时还应避免菇体将大块的营养基质带走,采完1潮菇的菌盘或菌柱,应与正在出菇的分开放置,停止喷水5~7天,但要保持空间湿度,防止菌盘或菌柱表面过分干燥,以后几潮菇的水分管理根据菌盘的含水情况而定,失水少的菌盘(柱)在喷水时以保持空间湿度为主,不宜向菌盘(柱)大量喷水,失水多的菌盘(柱)可适当补充水分。采完1潮菇后,应将盘面残菇清理干净。采收的滑菇应按商家的要求及时加工,防止堆放时间过长引起发热或开伞。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香菇菌糠再利用生产滑菇,香菇菌糠的添加量应为多少?

    香菇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产生的菌糠也越来越多。目前大部...

    2023-05-08 16:16:36

    滑菇生长条件有哪些?子实体阶段对环境条件又有哪些要求?

    滑菇,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低温性木腐性食用菌,...

    2020-02-11 17:16:45

    利用秸秆栽培滑菇 出菇期如何管理?

    利用秸秆栽培滑菇 出菇期如何管理?

    秸秆栽培滑菇关键技术 出菇期管理 环境因素的控制 (...

    2019-09-20 11:09:38

    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之环境条件

    滑菇的栽培季节是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形式及所用品...

    2017-04-12 15:53:57

    滑菇新品种“丹滑16号”、“丹滑17号”

      据悉,辽宁丹东滑菇(又称滑子蘑)新品种推广项目日...

    2016-11-30 14:40:40

    代料滑菇反季节栽培

    代料滑菇反季节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适合商品开发,具...

    2014-11-26 14:18:21

    箱式栽培滑菇的技术

    (1)备箱可用高梁秆、向日葵秆编制,也可用木箱、硬质纸...

    2013-11-07 09:25:41

    滑菇盘式栽培技术

    滑菇盘式栽培为我国所创,目前是我国滑菇产区的主要栽培...

    2013-06-24 10:46:11

    滑菇栽培事项

    2013-01-10 17:28:00

    如何提高滑菇半熟料盘栽成功率

    都存在着污染率高、菌丝生长慢、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

    2012-10-29 15:09:00

    草菇冬季反季节栽培技术

    草菇属高温高湿型菌类,适宜在恒温稳湿环境中生长。冬季...

    2023-12-05 14:26:04

    平菇反季节层架栽培技术

    我国很多地区每年都采取了反季节栽培香菇模式,且生产规...

    2023-03-30 15:20:06

    黑皮鸡枞菌反季节栽培技术

    黑皮鸡枞菌属中温偏高温型菌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

    2022-10-28 16:11:32

    黑皮鸡枞菌反季节栽培技术

    黑皮鸡枞菌属中温偏高温型菌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

    2022-09-28 17:06:26

    高寒地区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 该技术利用山西省吕梁山、太行山高寒地区得天...

    2022-06-09 15:44:44

    黑皮鸡枞菌反季节栽培管理技术

    黑皮鸡枞菌属中温偏高温型菌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

    2021-12-11 13:46:32

    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金针菇被称为增智菇,是一种药食兼用型食用菌。金针菇以...

    2020-10-20 09:17:47

    灵芝反季节栽培技术

    灵芝属高温型菌类,在自然条件下冬季难以栽培成功。影响...

    2020-09-27 09:59:47

    香菇反季节出菇管理

    香菇反季节立袋出菇期为5月初至10月上旬,整个出菇期六...

    2020-06-20 10:57:33

    反季节香菇越冬菌棒的出菇管理程序

    一、3~4月利用5~15℃低温喷淋雾化增湿复活菌棒:喷淋补...

    2019-04-03 10:33:13

    熟料栽培发菌成功的五大秘诀

    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菌丝的生长如同血液流动,血浓则...

    2025-04-03 14:41:34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环境要求产地范围内海拔800米~2500米的阔叶杂木...

    2025-04-02 14:40:56

    羊肚菌-辣椒周年轮作栽培技术

    一、核心技术1. 羊肚菌栽培技术(1)建畦播种羊肚菌。11...

    2025-04-01 14:48:22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4-01 14:21:37

    双孢菇高效栽培建议

    1. 把握覆土时间第一次覆土后,及时补足土层水分,加大通...

    2025-03-29 09:27:51

    林下灵芝覆土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建议

    一、栽培管理1. 林下灵芝栽培一般采用覆土栽培模式,根据...

    2025-03-25 16:03:50

    “香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机械化生产模式”关键环节技术要点

    1. 拌料1.1 农艺要求 木屑至少预湿1天,麦麸、碳酸钙(或...

    2025-03-24 15:09:39

    工厂化栽培专有品种——沪香F2

    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成功研发的沪香F2,商品...

    2025-03-21 14:49:12

    香菇春季栽培关键技术——菌袋制作

    1. 装袋。一般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折角袋。塑料袋折径宽...

    2025-03-19 15:37:54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1. 原料选择与配方 ① 锯末78%,麸皮(米糠)20%,白糖1%...

    2025-03-17 14:54:38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环境要求产地范围内海拔800米~2500米的阔叶杂木...

    2025-04-02 14:40:56

    羊肚菌-辣椒周年轮作栽培技术

    一、核心技术1. 羊肚菌栽培技术(1)建畦播种羊肚菌。11...

    2025-04-01 14:48:22

    毛木耳全程轻简化精准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具有品...

    2025-04-01 14:21:37

    春季香菇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今年天气忽冷忽热,如何正确进行春季香菇出菇管理?1. 疏...

    2025-03-26 15:25:01

    “香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机械化生产模式”关键环节技术要点

    1. 拌料1.1 农艺要求 木屑至少预湿1天,麦麸、碳酸钙(或...

    2025-03-24 15:09:39

    香菇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1. 发菌期温度管理冬春低温季节生产的香菇菌袋接种后,须...

    2025-03-21 14:56:47

    香菇春季栽培关键技术——菌袋制作

    1. 装袋。一般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折角袋。塑料袋折径宽...

    2025-03-19 15:37:54

    春季食用菌生产管理技术

    一、温度管理晴朗天气,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会更高,为保...

    2025-03-18 14:47:21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1. 原料选择与配方 ① 锯末78%,麸皮(米糠)20%,白糖1%...

    2025-03-17 14:54:38

    平菇春季管理的技术要点

    春季气温不稳,要注意经常测量菇棚温度和袋温。春季平菇...

    2025-03-14 16:08:11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