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场地栽培黑木耳只限于每年的6—9月份近四个月的时间里生产,塑料棚栽培黑木耳可在每年的4—10月近七个月的时间内连续生产,与露天场地相比可延长三个月的生产时间。
同时,由于人为控制温、湿度和光照,使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比较良好,较露天裁培的产量可提高2—3倍,并能排开采耳时间, 解决了产耳集中量大不易晾晒的困难。因此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可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在管理方面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一、塑料棚的建造
拱式塑料棚 建造拱式塑料棚的地点应选在离村庄较近的既能避风、向阳,又有水源的平坦草地或沙质土壤的地方。建棚地点选好之后,应进行一番清理,然后着手建造。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木杆扎成棚架,用塑料薄膜覆盖。棚的两侧应留有棚门,以便根据需要随时开启和关闭。为了防风,棚的柱脚和塑料薄膜的边缘要埋压在土里,并在棚顶上绷拉绳索。
为了早春能及时应用塑料棚栽培黑木耳,建棚扎架的工作最好是在头年秋后结冻之前进行,来年春季再盖塑料薄膜。因为在地面尚未完全解冻的早春时节建棚,棚架不甚牢固,抗风能力差。耳木数量较多的单位,可同时建造两个或数个棚架。个棚架的塑料薄膜可在两个棚架上轮流使用,既能节省塑料薄膜,又能使棚内采耳后的耳木得到一次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空气。
二、棚內耳木发菌
由于塑料棚能提高温度,保持湿度,延长木耳生长期,因此采用塑料棚栽培黑木耳,耳木的接种时间可比露天栽培的提前半个月左右。
三、棚内生产管理
1、排放耳木
经上堆发菌处理的耳木,待其大部分长出耳芽时,要进行散堆排放。排放的方法,目前多采取靠立的形式。一种是把耳木靠立在棚柱周围,一根柱子可靠立1—2层耳木,错开间隙,里层的立得陡一些;另一种是在棚柱中段绑上横杆,使几根柱子串联起来,将耳木靠立在横杆的两侧,成“人”字形,每侧可靠立1—2层,里层的立得陡些。
耳木的排放要在不妨碍操作管理并有利黑木耳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把棚内的有效地面和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塑料棚的使用价值。如耳木太多,一个棚子排放不开,应把多出的耳木转到另一个棚子里,也按上述方法进行排放。切不可因耳木较多而堆积在一起,免得由于管理不善、条件不良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或引起害虫、杂菌大量繁殖,给生产造成损失。
2、温湿度的控制
塑料棚里的温度,要保持20—28℃,这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若棚内温度超过32℃,可在棚顶搭荫凉棚遮蔽阳光,也可向棚顶及棚子周围喷洒冷凉清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温度。如温度过低,应去掉凉棚,以承受阳光照射,提高温度;到下午气温开始下降时,要封好棚门,保持棚内在夜间有较为适宜的温度。
当进入夏季后,外界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则应去掉塑料薄膜,实行露天栽培管理,但耳木可原地不动。入秋后,气温逐渐转低,要重新覆盖塑料薄膜,直至深秋。
为了促进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塑料棚里的空气相对湿度要经常保持在80%—90%。如湿度不够,要及时浇水。一般在每天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浇水量视耳木干湿程度和木耳生长情况而定。每次浇水要浇全,浇透,浇细。根据栽培实践,每隔1—2天之后连续浇水3—5天,对黑木耳由老耳芽发育为成熟的木耳,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若棚内湿度太大,尤其阴雨天,应减少浇水量或停止浇水,同时打开棚门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湿度。与露天栽培的一样,采耳后要暂停浇水,把塑料薄膜打开晾晒3—4天,使耳木充分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一般的早春和晚秋可每采耳二次晾晒耳木一次,而晚春和初秋因气温较高,可每采耳一次晾晒耳木一次。在这段晾晒耳木时间里,可以把这个棚的塑料薄膜转移到另一个棚架上进行生产。
3、光照和空气的调节
应用塑料棚栽培黑木耳,经常调节光照和空气条件。棚内除耳木在排放时应每段留有一定距离外,要经常通风换气,尤其是雨天更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棚内空气清新。通风换气可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
在气温较高、阳光强烈的天气,要在棚顶搭荫棚遮蔽强光照射,以防棚内温度过高和强光直射,影响黑木耳的生长。应用塑料棚栽培黑木耳,温、湿度的控制,光照和空气的调节,要比露夭场地栽培管理严格得多,必须认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