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菇种植中,几种常见杂菌及侵染症状和危害
【1】绿霉菌
绿霉菌,也叫木霉菌。茶树菇菌丝刚受到污染时,表现为白色、纤细、密集的棉絮状,几天时间内就变为绿色粉状。绿霉菌还对茶树菇的子实体进行侵染,子实体受到侵染的初期,表现为菌盖先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来斑点慢慢变绿,最后子实体腐烂。
【2】毛霉
毛霉,也叫黒霉菌。茶树菇受到黒霉污染的初期,菌袋培养料表面先出现灰白色菌丝,这种菌丝生长速度极快,几天即可长满菌袋,最后菌丝呈现黑色,在菌袋外部观察,茶树菇菌袋内培养料被黑色菌丝整体覆盖,黑色菌丝间还有烟雾状细小颗粒存在。
【3】青霉
青霉也叫蓝绿霉,对茶树菇侵染初期,不易被发现,菌丝颜色和茶树菇菌丝很是相像,但不同的是,青霉菌菌落呈圆形,并慢慢发展成不定型形状,菌袋外可见癣状瘢痕。且生长速度远快于茶树菇菌丝,几天之内即可成熟,变成绿色和蓝色粉状。
【4】链孢霉
链孢霉,也叫红面包霉。受到链孢霉侵染,很好分辨。侵染时,多从茶树菇袋口或菌袋破损处开始,可迅速布满培养料料面,呈桔红色。最大的特点是生长成熟和传播速度奇快,一夜之间即可污染整个空间的全部菌袋。
另外,曲霉、根霉、酵母菌等杂菌对茶树菇的侵染也比较常见。
这些杂菌对茶树菇的为害极大,它们大多为竞争性杂菌,一旦发生,即与茶树菇菌丝或子实体争夺培养料中的营养。它们生长速度快,致使培养料中的营养被大量快速的消耗,最后使培养料营养耗尽,也使茶树菇因缺乏营养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其中绿霉等还能释放毒素,抑制茶树菇菌丝生长,并在毒素的作用下,慢慢萎缩退化,最后消退死亡。
二、遭受侵染的茶树菇菌袋的处理
【1】遭受污染严重的菌袋处理
菌袋受到杂菌污染后,有轻有重,对污染严重的菌袋,要立即用塑料袋或其它不透气的包装物进行包裹,还要包裹严密,达到密闭状态。包裹时,动作一定要轻,避免杂菌孢子飞散。包裹合格完毕后,立即移出种植场所,并远离种植场所,对菌包进行深埋或焚烧。
【2】遭受轻微侵染菌袋的处理
▪对遭受污染轻微的菌袋,密闭移出种植场所后,要在封闭空间进行集中处理。
▪先挖去染菌部分,污染用绿霉净、百菌清或甲醛溶液涂抹挖取患处部分进行杀灭和治疗。菌袋处理完毕后,对污染菌包要集中管理,不能再放回原场所。
▪对挖取的染菌培养料,一样要远离种植场所进行焚烧和深埋。
▪不论是种植场所,还是处理轻微染菌菌包场所,在移出菌包或处理完菌包后,要对场所空间、地面、墙壁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喷洒绿霉净、百菌清或其他灭菌药剂。
三、茶树菇种植中的杂菌预防
种植茶树菇的过程中,对于杂菌侵染,重点不在治疗,而在于预防,并且这种预防要持续整个种植周期所经历的每一个步骤。
【1】菌种和培养料原料的使用
从预防杂菌出发,菌种和培养料原料的使用都不能带有杂菌。对使用的菌种要做好检查和检测,必须杜绝使用带菌菌种。对使用的培养料原料要新鲜,要无腐烂和霉变,降低带菌可能。真正拒杂菌于种植过程之外。
【2】做好培养料灭菌作业,彻底杀灭培养料和菌需物资可能带有的杂菌
培养料灭菌,无论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方法,都要放尽灭菌仓中冷气,要保证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长(常压灭菌温度100℃、时长12小时以上,高压灭菌温度121℃、压力0.105Mpa,时长120分钟),常压灭菌还要进行10小时的焖锅处理,真正达到灭菌效果。
【3】严格执行接种操作规程,切实做好接种室和养菌场所及出菇场灭菌
▪茶树菇的接种必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接种前采用喷洒百菌清等灭菌、药剂紫外线照射,结合必洁仕或菇虫净气雾剂熏蒸的办法,对接种时进行消毒灭菌。接种工具和接种人员着装也同时接受灭菌消毒。
▪接种过程中,管理好人员进出及走动,接种完毕要立即杂菌菌袋袋口,避免菌种长时间暴露。
▪接种完毕,菌袋即将进入的养菌(出菇)场所的空间也要提前做好消毒灭菌,可采用硫磺熏蒸方法进行。
【4】做好养菌(出菇)期,场所内外的消毒灭菌
▪茶树菇菌袋进入养菌场所后,要定期对场所内进行定期喷洒灭菌药剂,喷洒药剂位置以空间、墙壁、地面为主,不要直对菌袋喷洒。
▪针对杂菌的无处不在,场所外也应用同样方法进行消毒灭菌,以减少杂菌存在基数。
【5】做好门窗、通风口等与外界相通通道的管理,严防杂菌进入
门窗、通风口等通道要安装防虫网,防止飞虫飞入带进杂菌,通风口应按装过滤装置,防止杂菌进入。同时,门窗、通风口等通道也要定期喷洒灭菌药剂,用以杀灭可能存在的杂菌。
茶树菇种植过程中,对杂菌的处理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为原则,不能消极等待有杂菌出现再采取措施,这会给种植带来一定的麻烦,更带来威胁和风险。杂菌预防从来都是茶树菇种植乃至于食用菌种植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防,且防住,才能保证种植者的利益。